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恋爱-成年人的相亲局上,都会聊些什么?

  • 恋爱,爱情,情感,两性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5-19 18:1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恋爱-成年人的相亲局上,都会聊些什么?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恋爱-成年人的相亲局上,都会聊些什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成年人的相亲局上,都会聊些什么?

早高峰挤在地铁上,我妈又打电话催我这周末赶紧回家相亲,她激动地告诉我王阿姨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小伙不仅人长得精神,还特别有礼貌。



我敷衍着 好好好 、 是是是 ,就匆忙挂断了电话。



2021年才过去6个月,这已经是我妈给我安排的第七次相亲了,除了第一次正好在家过年,其余的我一个都没去见。



坦白来说,我并不笃定他们不会是对的人,只是单纯抵触家里介绍相亲这种老掉牙的形式。



午休时间收到我妈发来的微信: 丫头,***能坑你么,一个相亲对象你都不见,你等着国家给你分配呢?



我撇着嘴回复: 强扭的瓜不甜,爱情就是毫无征兆、突如其来的,没准丘比特已经准备好对我一箭穿心了。



可我的 一箭穿心 ,会以什么方式出现呢?



朋友介绍的,我犹豫着是别人挑剩的;社交软件认识的,我害怕虚拟空间的人不靠谱;领导推荐的,我又担心万一处的不好以后在单位该怎么混。



不管怎样,我都有借口让自己保持单身的烙印,除了公司的新进职员,我的生活中已经有一年没出现谈得来的新面孔了。



为此我一度感到疲惫,嘟囔着为什么没人懂我向往的那种爱情,我也曾猜测是因为运气不好感情才一直都不顺。



所以我经常一个人偷偷去寺庙求签测姻缘,没事就研究占星看什么时候桃花最旺,就连卧室都是根据星盘布置的。




前几天我还在网上拍了一个狐狸形状的粉水晶,因为知乎上有个女孩佩戴同款后一个月就成功脱单了。



可事实却是各种办法都收效甚微,我依旧还是一个人,也渐渐习惯了原地等候,安慰自己姻缘这种东西时机到了,自然就有了。




我还在感慨伤怀,同事小张突然出现,神秘地对我说: 晚上一起吃饭吧,有新伙伴加入。



我打趣地问道: 该不会交了男朋友吧? 她开心地说着: 被你猜中了。



我和小张本就是两种性格,我主张 等待爱情 ,她提倡 以动致胜 ,才20岁出头,就经常参加各种脱单派对,对家里人安排的相亲也特别积极。



有聚会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响应,然后凑过来对我说: 一起去吧,没准就能遇见不错的对象。



我十分不解地问她: 你年纪这么小,着什么急呢?



她不假思索地告诉我: 意中人,是需要相处了才知道中不中意啊,我不主动点,错过了可怎么办?



最近一段时间,她没再缠着我陪她参加各种活动,原来是牵手成功了,我开玩笑地问她: 是潭柘寺求的签还是红螺寺祈的愿?



她说都不是,两个人居然是剧本杀凑本认识的,她手舞足蹈地告诉我: 幸好那天去玩了,交到了几个新朋友,也遇到了符合她喜好的他。



那个主动去相亲的女孩终于露出了开心的微笑,为她开心的同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多年等待的不是爱情,而是望不到边的寂寞。



我精确地测算着爱情出现的所有情况,却忽视了恋爱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两个人的互相靠近。




我固执地把幸福寄托在求神拜佛上,就算占尽天时地利也是白费功夫,我抗拒别人走进生活,即便对的人真出现了,估计也会被我愚蠢地视而不见。

或许很多人对待爱情的态度都曾和我一样矛盾,渴望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来到身边却不想自己主动去寻觅,想认识些新朋友,却又躲在原本的社交圈里不愿出来。



但生活里多的是相亲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微信摇一摇也会出现期盼的那个人。



剪刀手爱德华说过: 如果我没有遇到善良的佩格,如果我从来不曾离开过我的房间,我就不会知道我原来是这样的孤独。




即便是剧本设置的相遇,也需要主人公放下心结、踏出房门,拒人于千里之外其实等同于扼杀爱情出现的时机。



生活中充满了巧合,两条不相干的直线只要延伸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交汇,遇见爱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你要给自己机会才能拥有幸福。



说不定,你苦苦寻找的那个人早已出现,只是你匆忙向前、封闭内心,抵触着与他见面。



所以,你不是不值得美好的爱情,你只是不够积极,如果幸福注定要争取才能得到,那我希望,你成为那个主动出击的人。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61745-1-3.html

以上是关于恋爱-成年人的相亲局上,都会聊些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恋爱-成年人的相亲局上,都会聊些什么?;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24280.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