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情感-什么样的情侣,一看就能在一起很久?

  • 情感,两性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5-21 15:1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情感-什么样的情侣,一看就能在一起很久?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情感-什么样的情侣,一看就能在一起很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什么样的情侣,一看就能在一起很久?



昨天,我们整理了一下读者的留言,发现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 恋爱久了,情话说尽,越来越没话讲了怎么办?

几年前,我也曾陷入过这样的困扰,但在谈过几段失败的恋爱后,我才明白:维系感情靠的不是什么甜蜜情话,而是 相互的坦诚 和 深入的了解 。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发表过一篇关于 亲密感如何产生 的论文。他请了一些陌生人参加实验,要求他们两人一组,向彼此提问36个问题,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

实验后发现:有30%以上的人,在聊完这些问题后,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有35%的人,在问答过后,已经开始约会。


最终,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发展亲密关系的关键,首先取决于你们对彼此了解有多深。

想要做到真正的了解并不是靠聊 吃了没 在干嘛 这类的场面话,而是从彼此的性格、三观、人生规划出发,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也让自己更了解对方。

今天,我们把心理学家实验中提及的话题,筛选、整理成了4个不同的方向。

不知道怎么跟喜欢的人聊天的朋友们,快来抄笔记,然后选一个闲暇的午后约上喜欢的Ta聊聊天,相信我,你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聊兴趣爱好是很多人在接触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这可以帮助两个人快速了解到你们是不是有共同话题,适不适合长久地相处下去。

但直接问 你平时喜欢干什么? 你兴趣爱好是什么? ,就很容易让交流陷入 好像在面试 的尴尬氛围里。

你可以试着问问Ta:

①假如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人,你希望邀请谁共进晚餐?

②对你来说,怎样才算是 完美 的一天?

③假如有颗水晶球能告诉你关于自己、人生或未来的一切真相,你想知道什么?



这几个问题的背后,包含了心理趋势、审美、理想状态、内心执念。

知道了这些东西,你就可以从对方的回答里了解Ta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以后的接触中就可以投其所好,加速拉进你们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人一提到 聊人生、聊理想 这几个字就会忍不住觉得枯燥。

其实,聊人生不一定是用 全球 世界 这样的词汇做开场白,试着把你的问题变得接地气一点,或者代入一些假设的情节,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

你可以问Ta:
①你做过最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②如果你知道自己将在一年内突然死去,你会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③你的房子起火了,在救出爱人和宠物后,你还有时间安全抢救出最后一件东西。你会拿什么?为什么?

这几个问题背后,包含了梦想、过往人生进程、对现状满意度、责任感来源。可以大概判断彼此在长期相处中,今后人生的交集、分歧会是什么样的,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知道对方过去的经历,是拉进两个人关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但由于每个人天生的防御心理,总是让这个话题很难聊下去。

你们可以聊聊:
①友情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②你的家庭关系亲密温暖吗?你童年里经历过最好玩的事情是什么?

③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主动跟家人分享,或者寻求帮助吗?



一个人独立人格与思想的形成,是离不开周围环境对他的塑造的,而Ta对待家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Ta对待自己伴侣的态度。



当两个人的关系到了可以互相分享秘密的时候,说明你们彼此已经没有什么戒备心了,这个时候聊天就可以更放松、大胆一些。

你们可以互相提问:
①假如可以改变你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事,你希望有哪些改变?

②用4分钟的时间,尽可能详细地向对方讲述你的人生故事。

③你最珍贵的回忆是什么?最糟糕的回忆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他人生中遗憾的、痛苦的、美好的事情。

如果Ta愿意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你这些,说明Ta真的已经完完全全地信任了你,你也可以大胆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人这一生,最大的幸福不过就是能找到一个相知相伴的人。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大笑,一起度过生命中每一个平淡的时刻。

愿我们都能遇到一个相识相知后,能够爱你爱得死心塌地的人。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61402-1-9.html

以上是关于情感-什么样的情侣,一看就能在一起很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情感-什么样的情侣,一看就能在一起很久?;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24417.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