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女人不能“惯”男人的3件事,你越惯,他越不知道珍惜你!

  • 女人,不能,“,惯,”,男,人的,3件事,你越,他越,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5-29 10:2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女人不能“惯”男人的3件事,你越惯,他越不知道珍惜你!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女人不能“惯”男人的3件事,你越惯,他越不知道珍惜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女人不能“惯”男人的3件事,你越惯,他越不知道珍惜你!


为什么你那么爱他,在朋友面前给足他面子,饮食起居都是你来负责,你这么好,为什么还是被伤害,被抛弃,至今都没有一份长久的感情?

孩子上下学,去补习班,是你来接送,老人生病也是你在陪床,就连家具软硬装问题都是你在解决,你已经够体贴了,为什么他还是要出轨?还是要离婚?

因为感情不像工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你足够好,或者对男人足够好,男人就会反过来对你好。

爱情没有道理可讲,付出也不一定能得到回报。想要爱情长久,更重要是学会正确的恋爱技巧,只有你明白了爱人先爱己的真谛,那你爱的人才会被你吸引。

所以,在感情中,有哪些事情是女人一定不能做的呢?
对待家庭,不能失去自我

在中国家庭中大部分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内”为标准,很多女人在进入婚姻之前,高材生,高情商,即使面临职场的残酷,也是游刃有余,未来可期。

但自从结婚和有了孩子就开始退居二线,整日围绕孩子和老人来转,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在家庭中地位大减。

没了化妆,保养的时间,就连买个雪糕都要跟丈夫伸手要钱,充斥着自卑和不安全感。

感情地位开始失衡,被生活的琐碎麻木,整天疑神疑鬼,越敏感猜疑越是将对方推向另一个女人怀抱,一场“婚外情”战役就由此打响。
只要不是天生的渣男,那他是不会有意伤害曾经爱的女人,问题在于吸引力的缺失,因为你不再是曾经那个独立自信的女人,身上也没有了能吸引到男人的价值。

当你为生活的柴米酱醋茶操心,当你活在你父母老公孩子的半径里,当你一直在原地踏步时,那就是失去自我,给别人抛弃你理由的时刻。

所以,处于感情中的女人,别忘了,曾几何时你也是一个有个人想法和期待“女孩”。
对待生活,不能太能干

古时候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偏偏都是女人。

在婚姻生活中,当一个女人能够独立的承担生活和家庭中的苦和累,那么男人就缺少了被认可的意义。

要知道,男人都是有英雄主义情节的,在感情中必须要给到他被需要感,如果你在生活中过于能干,男人反而觉得自己不被需要,那你们之间的情感链接就很容易断掉。

像包贝尔和包文婧的婚姻,身为家庭主妇的包文婧一力承担操持家务和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义务,虽然也会存在没有经济来源的自卑感。
但还是有自己的小妙招,就是适当放低身段,求助包贝尔,虽然包贝尔做的并不合格,但包文婧还是以鼓励和夸赞的方式,来满足丈夫自我成就的心理。

所以,对于感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两个人的携手共进。

不然即使你再能干也无济于事,不如试着让对方和你平摊家务,诉说生活中的难题,没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待男人,不能太宽容

“农夫与蛇”的故事不仅会出实现在童话故事里,还会在感情中频繁闪现。在感情这场战役中,虽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过程,但还是一个需要互相溶解的经历。

当你在讨厌的事情上让步,那么下次你就能在出轨上让步;当你在出轨上让步,那么下次你就能在家暴上让步。

当你在家暴上让步,那么下次你就能在结束生命前让步。一步让,步步让,在无限宽容的背后,就是感情甚至生命的结束。

对待感情中男人的问题,不能选择无限的宽容,宽容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只有及时悬崖勒马,才能止损。
像《三十不惑》中的王漫妮处理“海王”男友一样,见到对方相恋十年的女友,知道对方在用“不婚主义”骗人时,痛骂对方提议的“一南一北”方法恶心。

在渣男的注视下,脱掉所有关于渣男赠予的衣服,潇潇洒洒的走人。

所以,该狠心时就要狠心,学会“打一巴掌揉三揉”,刚柔并济中解决彼此的矛盾和问题。

在感情中,切忌付出太多,丢失自我,只会让对方视你为空气,毕竟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继续踩以上的雷区,正确认识自己,爱自己才能更好的去爱别人。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59382-1-40.html

以上是关于女人不能“惯”男人的3件事,你越惯,他越不知道珍惜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女人不能“惯”男人的3件事,你越惯,他越不知道珍惜你!;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24960.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