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调节-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节

  • 心理调节,心理健康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6-20 23:4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调节-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节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调节-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节

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节


对青少年而言,虽然心理状态受着各种各样生活环境的制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消极因素,促进与维持心理健康。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我的心理调节。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青年时期是人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地分析周围所发生的情况,冷静地、妥善地对待各种事情,保证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
(二)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年轻人要正确地认识自身特点,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把主观的要求同客观条件的限制结合起来考虑,选择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并不断反省自己,调整“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差距。否则,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以善意的态度与人相处,而不以敌意的态度对人;尊重他人,而不强加于人;真诚地鼓励与赞美,而不是虚伪地恭维和奉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有时难免发生误会,宽容大度会赢得尊敬,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保持健康的身体。加强个人体魄锻炼,有利于调节人体各部分器官的生理机能,增进身体健康,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大脑工作效率。
(五)保持稳定的情绪。稳定使人心境安定,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三者之间应富有节奏。有的人情绪极易波动,忽而兴高采烈,忽而愁眉苦脸。情绪不稳定,容易使人心理失去平衡,时间一长就可能心理失调,导致心理疾病。
(六)改变不良习惯。不良习惯是实施正确行为的障碍,有害于身心健康。改变的方法可分两步:第一步是习惯冻结,使自己与不良习惯的环境、条件、来源隔离,严格自我评判,设计新的行为标准;第二是习惯转变,加强自我监督,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友善地与同伴、朋友交往,这样能促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体现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领会生活的乐趣。如果经常与集体隔离,易养成孤僻的性格,影响心理健康。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31902-1-144.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调节-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调节-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节;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26622.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