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原文,标题,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6-29 05:5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着这个深渊。



一切情绪都是迷人的。快乐迷人,而忧郁和痛苦也一样有感染力。
于是,童年习惯了快乐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快乐;童年习惯了忧郁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忧郁;童年习惯了痛苦的人,以后不断重复痛苦。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着这个深渊。
甚至,这个深渊,还是他自己制造的。
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并且一定有相应的人生哲学;但潜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自己所习惯的情绪或情感,这是致命的诱惑。
这一点,在恋爱上体现得最为彻底。
爱情中,我们都在追求感觉,而这种爱的感觉,就源自这致命的诱惑。
一见钟情是不可靠的,但一见钟情又是可靠的。
之所以说不可靠,是因为我们容易执着于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我们拿着这个模子到处去套,套中了一名异性,就一见钟情了。但对方和你的想象经常大不一样,你以为他是你的恋人原型,但这不过是你潜意识中对父母的执着而已。

之所以说可靠,是因为我们的确难以摆脱过去,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深深扎下了根,这一点很难摆脱。
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一个“好的恋人”,也要去找一个“好的恋人”。
幼儿心中,只有“我”是唯一的主体,而将父母视为客体。如果父母爱他、接受他,就是“好的客体”,他就会最终懂得,父母和他一样,都是主体。于是,他不仅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爱父母,并最终学会了爱其他人。从此,他对于别人,也是一个“好的客体”了。

在恋爱中,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客体”,而自己也做了“好的客体”,那么双方就会进一步成长,真正从孩子变成成人,从对父母原型的执着化为对情侣的爱。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25382-1-178.html

以上是关于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2722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