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

  • 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原文,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9-06 12:2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


我还记得在电影《失恋33天》中一对金婚老人的对白。玉兰说: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东西坏了总想换掉,我们那个年代只想着修。就像买了台电冰箱,保修期一年,你嫁了个人还能要求他一辈子不出问题啊?出了问题就修嘛。你以为我们走到今天,靠的是亲亲热热欢欢喜喜?我们也有过急风暴雨的时候,可我们走过来了,一块儿生活了一辈子。

书坤的情书里写道: 玉兰,我把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放在你衣服左边的口袋了,你到了天堂要赶快吃掉,不然会过期的。书坤。

那些混合着年轻时的躁动和中年时的疲惫,终于在两位老人的对白中把这场爱情演绎出了老年时的生动。爱情中的细水长流,和你侬我侬相比更为重要。在这场浓烈又长久的爱情中,缝缝补补的爱情最是迷人。


但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年代,快餐式爱情不自觉地在人群中蔓延。百度百科上说: 快餐式爱情,被人定义为体验式爱情的衍生品种。当满足了对异性的好奇心,获得了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可以过把瘾就死,用不着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我的朋友阳阳看了我一眼,开始讲起了他的感情生涯。阳阳说,他曾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女生暧昧,但当暧昧和荷尔蒙交织在一起,两个人自然而然想成为旁人眼中的CP。但是他连女生的习惯、爱好甚至口味都一无所知,又怎么谈情说爱呢?

阳阳在爱情中的无疾而终,说到底不过是当他意识到爱情的时候,爱情早已在另一对男女中重组了CP,所以后来阳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独自一人。我想,他眼中的爱情,不只是浓烈,更是长情。


陈奕迅在《陪你度过漫长岁月》中唱到: 一次次失去又重来,我没离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爱情最迷人的样子大概就是它可以在日复一日的缝隙中缝缝补补,最终收藏好那份填满故事的过往。

这让我想到了住在小区附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下班的路上,我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老奶奶盖着被褥坐在三轮车上,老爷爷费力地骑着三轮车,三轮车的后面还拴着一只萨摩耶犬,那个画面特别温馨。

后来听朋友说,老奶奶在六十多岁的时候瘫痪了,每当天气好的时候,老爷爷都会骑着三轮车,带着老奶奶出来遛弯儿。也曾有很多人劝老爷爷减少外出,怕他在外面骑车有个三长两短。老爷爷说,退休后本来打算去全国各地旅行,但没想到意外来得那么突然,既然不能陪她看未知的远方,那就算是夕阳也要带她出去看看。


我的很多朋友都在经历着快餐式爱情,他们可能会对刚认识两三天的人说在意,也会在新鲜感过后不再联系;他们可能会在节假日拿着一束花去表白,也会在朋友圈里感慨这就是真爱。

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何还有很多朋友分享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情歌,那些不走心的存在,终究只能成就孤独的存在。

缝缝补补的爱情不一定是限定在老年人中间,我也看过了很多年轻人在分手之后再重新认识彼此,他们在一次次吵闹中坦白着自己的立场和方向。

好的爱情有很多种,甜腻腻的可以是,异地恋可以是,互舔伤口也可以是。我向往缝缝补补却还永远新鲜的爱情,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别总想着要分开。愿你们长长久久,愿你们获得想要的结果,好好地爱到最后。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48627-1-167.html

以上是关于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34205.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