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恋爱-《前任3》:谢谢和你爱过,也不遗憾最终错过。

  • 恋爱,孟云,情感,两性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9-08 05:3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恋爱-《前任3》:谢谢和你爱过,也不遗憾最终错过。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恋爱-《前任3》:谢谢和你爱过,也不遗憾最终错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前任3》:谢谢和你爱过,也不遗憾最终错过。


去看前任3的时候,记住一句很深刻的台词,说: 我的使命就是陪伴,她的使命就是让我成长,成长不一定会得到什么,但一定会失去什么。

电影结束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伙子抱头痛哭,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泣不成声,大概是看完电影的我们,明白了曾经人生里的念念不忘,那些看不开的错过,那些放不下的遗憾。


许多人觉得孟云和林佳会和好,毕竟他们陪伴彼此五年,毕竟真心相爱,而孟云也有很多机会和林佳和好,在林佳给他新家地址的时候,在林佳换季生病的时候,在ktv林佳找孟云的时候。他们只是一个选择闹脾气,一个选择不低头,但谁都能感受到他们还相爱,他们还彼此牵挂,但他们最后还是一别两宽,说了再见。

为什么明明相爱的人却不能再和好,为什么明明放不下却要生硬地分别,就像剧中说的那句话: 两个人散了是因为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 。我们以为站在原地互相试探与等待能等回那个从未走远的人,可就是这些在时间面前,在面子面前的搁浅,让我们面对着心爱的人,也只能说上一句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

我的前任前些日子领证结婚了,他发结婚证照片在朋友圈的时候,我给他点赞说了祝福。分开几年,我拼命成长和努力,我努力摆脱他当初说我 幼稚 的印象,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也曾天真的以为只要我们彼此惦记,只要我们仍然在对方的生活圈里,只要我们把曾经犯过的错一一弥补,我们就能重归于好。我等了很多年,也真的有意无意做了很多改变,可我等不到他回头,永远等不到了。

每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都有意义,有些人来你生命走过一遭,只是为了告诉你什么是爱情,告诉你人生很难如愿以偿,告诉你很多人他只能陪你走一程,并不能走完一生。

孟云在广场上喊了一万遍 林佳我爱你 ,林佳在屋里吃了很多会让她过敏的芒果,这并不是冰释前嫌的征兆,而是他们选了一种约定好的方式,在和最爱的人告别。


电影会让人怀有希望,是因为它会按照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但生活不会。孟云和林佳没有和好才是生活真实的样貌,才是大多数人所经历过的事情。我们很难和曾经陪你走过艰难时光的人走向幸福,我们很难和教会你如何去爱的人拥有一个结局。那么多人来人往,给过你刻骨铭心的,终究是离开的那个。不知道是因为刻骨铭心才离开,还是因为离开才刻骨铭心。

故事的最后,女人会选择一个愿意陪伴她的人托付一生,男人则会把对前女友的亏欠弥补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我们盼望和好,却也心知肚明孟云和林佳不会和好,孟云没有抓住过去的机会给林佳一个安稳的现在,林佳没有做好孟云越来越忙的准备。

再深的感情也抵不住缘分的交错,总有一些人是用来错过的,所以再爱也无济于事。总有误会,总有不理解,总有不成熟,让你们总是回不去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前任,后来再提起已经无关乎爱与不爱了,也打心底接受了这段感情注定没结局的事实了,但却会永远记得那段过去与那个人。


因为我们都会记得曾经付出过真心也得到过别人真诚的喜欢,我们曾拼命想要给这段感情加上一辈子的砝码,却要咬着牙接受所谓命运的安排;我们哭喊着自己学会了如何去爱,自己懂得珍惜了,却也要承认有些人不会一直站在原地等你长大。

人生的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那个看过你单纯幼稚的人注定见不到你在恋爱里游刃有余的样子;那个陪你酩酊大醉的人注定不能站在门口等你回家;那个错过而离开的人,注定是用来怀念的。

很多人在电影院看哭了,是因为我们都有过一个深爱却又分开的人,我们都像孟云和林佳一样,热烈而真挚地爱过,撕心裂肺地哭过,然后不得不说再见;我们都有一段想回忆又不敢回忆的过往,一边感慨爱过一边遗憾离开;我们都要在不舍与徘徊中走向新生活。

哭过笑过然后和过去告别。时光无法回头,人生也不能重来,谢谢能和你爱过,也不遗憾最终与你错过。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48317-1-170.html

以上是关于恋爱-《前任3》:谢谢和你爱过,也不遗憾最终错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恋爱-《前任3》:谢谢和你爱过,也不遗憾最终错过。;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34393.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