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

  • “,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原文,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10-17 16:5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

“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

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来访者,不论男女,都有过那么一段熟悉的话“我觉得我这辈子除了ta,我不会爱上别人了,我想象不到我跟其他人过下半生,我觉得ta就是我这辈子要过一生的人,是我的真命。”

你是否觉得非ta不可,在得不到对方回应的时候,觉得非常绝望非常痛苦?






来访者小许就是那样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追一个女生浣熊很多年,中间也有停顿过,去追别的女生,也有跟别的女生在一起过,甚至说跟小许在一起的女生,在硬件和性格上都碾压浣熊,后来觉得还是忘不了浣熊,想方设法跟浣熊在一起。浣熊呢,对他也是爱理不理的,完全一副我根本就不在乎你的状态,曾经也在乎过吧,只是被小许这样纠缠了几年后就产生了排斥了。


开始我们都对浣熊是个怎样的人很好奇,可以让一个男人放弃一切都要跟她一起,肯定很优秀吧。可是后来我们知道浣熊,在传统的世俗的眼光看来,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女生,长的不美,如果非要打分,大概也就3到4分的样子,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学历不高,农村家庭,性格暴躁。小许的话,是个斯斯文文的男生,颜值比浣熊稍高,自己做生意的年收入也有十几万。如果非要按逻辑来算的话,小许不应该死抓着这个女生不放的。从客观角度来说,小许在婚恋市场中的伴侣价值比浣熊高。


小许找我们想追求挽回浣熊,也说过那么一段话“我这辈子只对她有那么强烈的情绪,我觉得如果这辈子不能跟她在一起我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她爱上我吗?”大家都会劝小许放弃那样一个女人,何况那个女人根本不爱自己。情感咨询师不是神,无法改变人心,就算是神,也无法改变人心。让一个对自己不良印象根深蒂固的人爱上自己,几乎不可能。看得清的是局外人,局中人永远看不清。多少人又是这样,放弃不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放弃不了一个渣男,于是乎冠上了真命这个头衔,给自己的无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克服不了自己的难受,克服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在这股负面情绪还没过去的时候就试图从对方身上获取回应来缓解负面情绪,就像吸毒一样,恶性循环,曾经没有ta 的你,也活得好好的不是吗?所有的得不到都会难过,熬过了就好,只是很多人熬不过,才有了真命。

这个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一个人适合你,而且,你认为与你是绝配的那个人未必适合你。





通常真命病都会附带其他,比如说,沉没成本,自我感动等,舍不得之前的付出,被自己的付出和真心所感动,可是对方真的需要吗?有时候你所认为的付出也只不过是对方的负担而已。不断付出,不断沉沦,最后付出越多,越是感动自己,放弃不掉的,最后也只有自己的付出而已。

通常犯真命病的案例里面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犯真命病的不是那种相处过很久的情侣,而是那种有过短暂相处的,或者是从来没有跟对方一起过的,对方对你的抗拒感很强,强行跟你保持距离,这样的,才会有真命病。说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你爱上的其实并不是对方,而是你想象出来的那个人。为什么网恋大部分都会见光死,因为对方是你想象美化了的,最完美的爱人从来都在想象中,为什么让你们婚前不要同居,同居了以后结婚的概率就会降低?因为给对方空间就是给对方想象空间,想象空间越大,对方对你的印象就越好,人的脑子会美化看不到那部分。你是爱上ta,还只是爱上了你脑子里构图出来的那个人?







越是缺乏理性思考的人越容易有真命病,在恋爱中容易忽略客观事实的存在,当然也会理所当然神化了对方,总是被自己的激烈的情绪主导着思考和行为,幻想着跟对方的童话般的生活。越是幻想,越是想要,觉得自己想要的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自己幻想中的美好,把自己幸福感的来源全部寄托在对方身上,说到底,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用理智的方式去思考自己情绪的来源,从对方身上得到回应,负面情绪就会缓解,理所当然会觉得对方是真命。

你觉得对方真的是你的真命吗?还是说你投入太多,你的大脑欺骗你了?还是说你从来没有理性思考过客观存在的事实,活在了自己的想象中?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34922-1-400.html

以上是关于“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真命病”不是病,得了要人命;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3878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