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

  • 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原文,标题,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10-26 04:1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


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


我个人非常反感的一档电视节目,叫作《你正常吗》,它的形式大概是,现场出一道题,然后把你的回答拿去和统计出来的全国观众的答案进行对比,根据全国多数人的答案,来判断你“正不正常”。

我就纳闷了,我为什么要和大家的答案一样?我为什么偏得成为你们定义下的“正常人”?
没错,生存在社会里的人,确实应该遵从一些最基本的,既定的文化、伦理规则,但是,底线之上,该凸显个人特点、彰显个人选择的时候,有多少人是一片空白?有多少人“根本不敢和别人不一样”?

从我们打小接受的教育开始,“个性”的部分就在不断被扼杀:大家都听懂了的时候,你举手说没听懂,就要挨骂;大家都说女人像花朵的时候,你说女人像雷电,就要被吼“神经病”;小孩子的梦想一律都得是“长大要当科学家”,凡是说自己长大要当文身师的通通都是没出息不正经;被报纸报道的优秀学子,业余爱好永远都是“看书练字听音乐”。

长大之后一切只会更悲剧。上大学开始被家长督促“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毕业证书还没拿到手,没时间享受吃散伙饭抛学士帽,就到处跑去实习,绞尽脑汁要进一个“稳定的单位”;在单位必须听领导的话,下了班抓紧思考何时相亲把婚结了;过了25岁没男朋友就是十恶不赦的大错;结婚之后两年内不生孩子就是不孝顺不听话不干正事儿。

我想问问你们所有人,这样活着,你们够了么?
都说人生苦短,可这样的人生,是你们要的么?
为何要当科学家?一大原因是别的孩子都想当科学家。为何业余时间必须看书练字听音乐?因为其他人的爱好都是看书练字听音乐。为何大学毕业要找工作?因为年轻人必须都得有一份正经工作。为何必须跑步结婚生孩子,因为到了年龄必须跑步结婚生孩子。

为什么人人都说女孩子最好去当老师?因为一年两个假期,自由闲适还能照顾孩子。为什么人人都说女孩子应该去考公务员?因为女孩子就应该安稳、舒服地过小日子。
你的人生就这么被三言两语、浮皮潦草地决定了。不管它是不是真的适合你。
如果你总是跳出来说“不”,你就是“一身反骨”,家人、邻居、够得上够不上的街坊大妈,都要来做你的主。
可他们凭什么做你的主?过好你的一辈子足矣,凭什么来指手画脚我的一辈子?
所以回到那个问题,许晴为什么刺痛了很多人的双眼?因为她是极端的少数人啊!大多数四五十岁的女人,应该已有皱纹,脸色蜡黄,蹲在家里每天为老公出轨而痛心得死去活来,为孩子婚事而发愁到夜不能寐啊!她怎么可以披着丝巾,白白嫩嫩蹦蹦跳跳地去世界各地旅行呢?她怎么居然还在谈恋爱,居然还没有孩子,居然还笑得那么没心没肺那么甜?

她这副样子,是一个四五十岁女人该有的状态吗?她怎么可以不贤良淑德照顾人?她怎么可以不知道电表水表怎么查?她怎么活了一把年纪还那么不接地气,天天浓妆艳抹去演话剧?怎么可以不进厨房不知道猪肉多少钱一斤?

总而言之,她根本没做这个年龄大部分的女人都在做的事!让人不爽!


行走世间的人类,正是因为从外表到内心,从举止到思维都存在着各种差异,才显得格外有趣。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进步与否,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个性解放的程度,体现在对多元化价值观的包容。

是不是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是不是以“美人之美各美其美”为尚,人们能不能笑着欣赏别人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力”,都从一个重要层面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就个体而言,如果你不仅自己死死抱住所谓的“大流价值观”不放,还以此在心里裁决别人的行为,甚至去要挟别人,用语言去攻击别人,这实在是我能想到最狭隘最无知的举止。
更何况,有些爱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标准,爱用自己的生活态度去给别人的生活态度下定义的人,并非都是固执信仰自己观点的人,反而很多人都是受害者转为施害者。道理还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简单道理。<

催婚的大妈,没几个不是从年轻时被人催过来的。当年抛弃了自我,从此在没有自我的道路上趔趄前行,今天发现你竟然还在勇敢地坚持自我,那怎么可以?
你以为骂许晴、骂刘晓庆的人,心里的小黑屋没有关着嫉妒和羡慕吗?她们不希望潇潇洒洒看遍人世繁华吗?她们不想要进退自如拿得起放得下吗?她们不嫉妒四十岁还被全民视作公主,六十岁还让男人着迷下跪求婚吗?她们羡慕得直哭!可惜自己这辈子已经无法再张扬个性,只好悲哀地过过嘴瘾。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31683-1-448.html

以上是关于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39821.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