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婚姻-恨一个人有多简单?

  • 婚姻,情感,两性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10-26 22:3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婚姻-恨一个人有多简单?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婚姻-恨一个人有多简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恨一个人有多简单?

恨一个人有多简单?
斑马






01
网上看到一个女人的发帖,大意是担心老公要报复自己的中学老师。 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突然被掀开的往事。
当年老公初中班主任体罚学生,收受贿赂,和其他女老师乱搞男女关系,总之是个人渣。老公恨了这个老师很多年,几天前,碰巧加入了一个校友群,有个学妹哭诉曾被老师性骚扰,激起了群愤。于是老公带头,要雇人给这个禽兽的头上浇一盆屎。 女人说,老公当年虽然屡遭老师欺凌,但是从未放弃自己,成绩一直顶尖,赴美读了PHD,夫妻生活优渥。倒是这个老师如今过得很是落魄,被学校提早劝退,离了婚,拿着微薄的退休金一个人生活。有人在街上见到他,头发谢得只剩寥寥几根,佝偻着腰骑着一辆女式自行车去买菜。 读到这里,我觉得这盆屎泼与不泼,根本不重要了——它已经牢牢扣在了这个男人的头上。 02
大概是由于有段跟故事里的老公惊人相似的经历,所以我特别懂他的愤怒。 初中时,因为性格叛逆,被当时的班主任所不容,极尽一个老师特权下能对一个学生做出的最出格的侮辱。成绩第一的我被发配到班上最偏僻的位置,罚站一站站一上午,考试分配到最差的考场,把我的父亲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我根本考不上大学…… 13岁的我从未如此恨过一个人,恨不得生噬其肉,生饮其血,生寝其皮,然后挫骨扬灰。我给自己列了一份人生清单,写了自己一生一定要做的二十件事,第一件就是如果日后发达,必要其身败名裂。甚至曾经我写小说,故事里凡是有强奸犯杀人犯,都统统是他的名字。 可惜他没能如愿,我也没能如愿。 03
我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通过努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人渐渐就活成了我记忆里一粒最微小的尘埃,不曾忘记,却也根本不值得想起,我甚至开始觉得当年的想法有些幼稚。 当年对我很好的一个女老师告诉我,他日子过得一直不太好,先是和一个女老师恋爱遭到女方家里反对,后来网恋了一个女人结婚,没过几年女人跑了,这些年一直郁郁寡欢。 我奇怪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但也丝毫不同情他的遭遇。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心胸阴暗狭窄的人注定不会幸福。我只是放下了仇恨继续前行,再看他的故事,就像旁观一个路人甲。 04
我的一位女读者恨老公出轨,宁死不肯离婚,连孩子也顾不上管,工作也丢了,每隔几天就要去老公和第三者的住处闹上一次。她陷入一种折磨对方也折磨自己的亢奋中,甚至有些洋洋自得,她说我就是要他们鸡犬不宁。 我说不管对方有多贱,多么对你不起,这些年你有快乐过一天吗?你活在对他的仇恨里,最终惩罚的人却是你自己。
最后你只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抛弃你是最正确的选择。 《呼啸山庄》里的希斯克里夫是最经典的复仇者形象,他用无尽的恨来填满失爱的鸿沟,不仅要让仇人在凄苦中死去,还要折磨他们的下一代。他的仇人们没有一个落了好结果,可是这些没有为他带来丝毫满足,他最终死于孤独和悔恨。


05
小时候看电影,不明白为什么中刀倒地的人明明前一秒还能说话,后一秒拔出刀立刻就咽气。后来有了常识,终于懂得致死的不是刀伤,而是失血过多。
插刀的是你的仇人,拔刀的却是你自己。 太多人在仇恨面前选择了同归于尽的姿态,殊不知,真正大仇得报的快乐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告诉他:我压根不在意你的伤害,你也根本伤害不了我分毫。 06
满屏刷的“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故事。
几年前,我曾被人恶意中伤,当时也恨极了这个人。后来我淡忘了仇恨,也淡忘了这个人。
不久前,失去消息多年的她跑来求我帮个忙,诚惶诚恐。因为实在是顺手的事情,我帮她的时候竟然连心理斗争都没有。
她很感激说要请我吃饭,我说好啊找一天。其实彼此都知道,并不会有这一天。 放下手机,往事才一幕一幕回忆起来。我并没有忘记那些伤害,也没有伟大到可以以德报怨,我只是觉得当她放低自尊来求我时,我已经赢了,再也没有了耀武扬威的必要。 07
不原谅的永远不原谅,该放下的却总要放下。我不是选择放过你,而是去拥抱那个曾经遍体鳞伤的我自己,告诉自己,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种在心底的那根刺,急着拔掉,只会流更多血。时间,终会风干所有的伤口。 我过得比你好,还有比这更解气的报复方式么?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31004-1-458.html

以上是关于婚姻-恨一个人有多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婚姻-恨一个人有多简单?;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39910.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