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

  • 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原文,标题,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10-27 17:1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

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


我们大家都一样,
在内心深处都还是在一个隐晦的角落里,
偷偷藏着对“真爱”的期盼。
小时候听到的童话故事都是这样演的,公主要做的事情相当简单。
在森林里与动物共舞、对着鸟儿高歌算是比较疲累的,从高塔上每天抛送一头长长的金发也是很大的劳动。
最轻松的一位只要躺在床上一直沉睡,直到王子来吻她,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一辈子的幸福就摆在眼前了。但王子就不一样了,要跋山涉水、要会屠龙、身手矫健、够聪明会猜谜,还要有幽默感不能胆小。
总之,他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没有人考虑过王子其实可能有惧高症或者根本怕黑,这不是童话故事关心的重点。
总之,王子是万能的,必须要会做的事情比公主复杂很多。但是,等到我们长大后世界变了。
当王子不必再忙着拯救公主,
当所有的童话浪漫情节都被改写,
当我们心中的标准都一一崩塌,
到底,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们还可以期待像童话故事里幸福的结局,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吗?有两部电影中代表“公主”的角色,一开始就很摆明了并不期待王子来拯救她。
首先,是由全球热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饥饿游戏》。
女主角凯妮丝,她健壮、独立、身手矫健、有正义感,深爱家人,为了保护妹妹挺身而出自愿当“贡品”,她不期待被拯救,她明白自己必须够坚强才自救、才能活着回到家人身边。基本上,她身上所有特质都应该是“王子”——也就是男主角该有的。而当男主角比德不必扮演“王子”的时候,他忙着耍心机、忙着以“痴情”的戏码迷惑那些观看“贡品”自相残杀的观众们。
我们常以为共同经历过患难后的真情很可贵,也必当可以长长久久。但真的是这样吗?
会不会其实这一切都只是配合演出呢?
在另一部颠覆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魔镜,魔镜》里,白雪公主同样不期待王子来拯救她,她决定自立救己也救救王子。即使,这两部电影都毫不留情地颠覆了观众的“白马王子情结”。但是,当电影中那个关键的“亲吻”轻轻落下的时候,不管是《饥饿游戏》里操弄“贡品”生死的工作人员、笑看“贡品”恶斗的民众或是屏幕前的我们,脸部的线条都不自主的软了,心中的感动又轻易的被撩拨了起来。
《饥饿游戏》里的赞助就因为这样送到了眼前,七十多届以来,一直实施不变的游戏规则甚至因为这样而被撼动了。
《魔镜,魔镜》里恶毒咒语还是被解开了,因为那是一个真爱之吻,就像童话故事里写的那样“真爱可以战胜一切”。即使脸上总是写着“谢绝真爱”,也已经习惯用言语大声嘲弄着。
但是原来,我们都一样,内心深处还是在一个隐晦的角落里,偷偷藏着对“真爱”的期盼。就像《魔镜,魔镜》里王子说的,这是童话故事里最受欢迎的老梗,万万不能舍弃它。
当公主不再期待被拯救,到底是认命了还是认清了事实?或许,公主终于了解事实的确没有那么难认清或是难以接受,人呀!终究还是靠自己最好。当自己够牢靠,靠上来的幸福或是真爱之类的东西,也会可以持续到够远的将来。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30875-1-460.html

以上是关于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当公主不再期待被王子拯救;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40009.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