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如何判决

  • 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12-23 02:2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如何判决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如何判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如何判决

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如何判决
  在申请结婚的时候要求当事人都要自愿,也就是都有与对方结婚的意愿才行。而在离婚的时候,有些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在对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就无计可施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才能解除婚姻关系。那么对方不愿离婚的怎么样才能离婚呢?详细内容请和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不少人因种种原因导致婚姻亮红灯,而想单方面提出离婚,但是对怎么申请单方面离婚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耗时耗力却未能如愿,这个时候想要单方面离婚的各位,可以从下文中详细了解相关法律。
  一般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如果没有虐待、遗弃、严重的家庭暴力、一方和他人同居或重婚的,一般法院是不会判决离婚的,基本上都需要二次诉讼离婚解决。

43.jpg (11.7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怎么才能离婚

2019-10-7 19:56 上传



  一方不同意离婚的,一般要经过两次诉讼,即第一次离婚诉讼判决不离后,在判决书生效满6个月后提起第二次离婚,不满6个月以同样理由同一事实提起离婚的法院不予受理。第二次提起诉讼离婚,法院基本都会判决离婚。
  辽宁卓政律师事务所婚姻业务部律师为您解答疑问:
  一、单方面怎么才能离婚?
  可以协议离婚,这是最快最简单的离婚方法,如果协商不成,只能单方起诉离婚。基本上单方面离婚都是对方不同意的情况,只有诉讼离婚才能解决问题。
  二、如何单方面起诉怎么才能离婚?
  写好离婚起诉书(可请律师代写)、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材料,到常居住地法院立案庭立案。如果案件涉及复杂,当事人不知道如何办理,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聘请专业律师介入。
  二、对方不愿离婚的怎么才能离婚
  1、合法的离婚途径只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2、如果夫妻双方能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三大问题达成一致,建议去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10分钟OK,而且收费低廉。如果达不成一致,即无法协议离婚,那只能选择诉讼离婚了。
  (1)确认合法婚姻存在。具体讲,就是在起诉离婚时:第一,有结婚证。第二,不存在重婚行为。
  (2)确认具体管辖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的管辖,规定比较繁杂,最好去咨询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不是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
  一般来讲,如果夫妻双方都未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比如被劳教或监禁),就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
  即原告须在被告户口所在地法院起诉;如被告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则在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2)准备诉讼材料。包括:诉状;身份证;结婚证或结婚登记文件;户口本(有子女的);出生证明(有子女的);证据(原告根据诉讼请求提交,被告根据答辩目的提交)。
  诉状不需要写的太复杂,言简意赅,说明问题即可。
  证据要根据你的诉讼请求来提交。比如你要求分割房产,就应该提交房产存在以及价值的证据。如果你认为被告存在虐待行为,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就应该提交能证明被告存在虐待行为的证据。
  (3)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的立案庭递交诉讼材料,申请立案。
  离婚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双方协商,否则事情就会比较难处理。但要是出现一方不愿意离婚的情况又怎么样才能离婚呢?此时不能协议离婚,但并不代表也不能诉讼离婚,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同时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夫妻之间的感情确实已经破裂了的,那最终法院也是会准许离婚。
  怎么才能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55183-1-58.html

以上是关于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如何判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怎么才能离婚只有一方同意怎么办法院如何判决;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4704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