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当断则断,否则更乱

  • 当断则,断,否则,更乱,原文,标题,当断则,断,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5-01-05 04:0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当断则断,否则更乱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当断则断,否则更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当断则断,否则更乱

当断则断,否则更乱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景,其实是回不去了,所以又何必再跑回去勾人惦记着呢!
“学会拒绝”——听着简单。
其实很多人,对于这几个字的运用,是缺乏实践精神的。
一些现实中困扰我们的矛盾和烦恼,若要细想下,无不从这几个字中而来。
二十九的思雨与前夫离婚两年,与新任丈夫结婚也才半年。思雨有一个三岁的儿子,离婚时判给了前夫。可前夫的经济收入总是无法保障,所以思雨看在孩子的面上,和前夫时有联系,有时也会给他一些钱。前阵子,前夫住的地方拆迁,为了不让孩子流落街头,思雨偷着帮前夫租了一套房子。就在那套租来的房子里,思雨和前夫又有了夫妻之实,那之后,前夫就经常哀求她回来。思雨简单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因为她觉得前夫和孩子身边没有女人照应,实在太可怜……可问题是,思雨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男人的妻子,前夫就是再孤单,她怎么可以堂而皇之地去陪伴他呢?
所谓“妇人之仁”,说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吧!因不懂得量力而行,婉转地回绝别人,而承诺下一些本不能完成或不该完成的任务,比如越轨、越界、越线,等等。相对于一个毫无原则和底线的“好人”来说,我宁愿与那些有原则、有底线的“坏人”打交道。这里的好与坏,并非指道德,而是心机。
有人辩解道,我是无心的。
须知无心犯错也是错。难道无心之下放的火,就不会致人重度烧伤吗?
所以无知和无心都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是要防患于未然。
别不服,老话往往还都是对的。
有些事有些话有些举动,在做之前是要先想想自己的身份的。
诗人顾城曾在离世前三天对他姐姐顾乡说,昨天谢烨(顾城妻子)和我相好了一场。当时谢烨已经爱上别人,两个人正在谈离婚事宜。在此之前,顾城对谢烨就是再万般不舍,也要勉强自己接受这一现实。可偏生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妻子的那一方却重新躺回到自己怀里……我想这一刻,换谁都会迷惑了,更不要说真纯敏感的诗人了。
男人在最绝望处重新看到希望,这才是最悲剧的地方。只为那根本就不是希望,只是一次出于怜悯的“赏赐”。人最怕被希望与失望反复蹂躏。几天之后,当谢烨的情人偷来岛上,顾城杀妻自尽。令人哀叹。
回想当年,如果谢烨足够“决绝”,也许事情会是另外一番景象:至少我们的诗人还在,他美丽的妻子还在,小木耳(顾城与谢烨的孩子)的幸福还在。
后来顾乡曾在她的著作中回忆道:弟本已得到解脱,大致也能泰然面对了,想不到烨(的献身)又让他重新跌回到至亲至爱的境地,让弟离也不成,留也不成。
记得当年看温兆伦的《情义无价》,蓝洁瑛扮演的漂亮母亲一而再、再而三被判环首死刑的画面,一次次被从绞刑架上救下来的她,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绞死的命运。当时就想,平白地给了她这么多空欢喜,这恐怕是比死刑还要折磨人吧!
在我身边,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人间悲剧,不愿再提。
我知道现实中有很多离异后的夫妻,离婚不离人,分家不分居,除去没有那张纸之外,还接茬一块过日子。这要是没事都好说,有事的时候,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26094-1-538.html

以上是关于当断则断,否则更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当断则断,否则更乱;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4868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