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学习如何被爱

  • 学习,如何,被爱,原文,标题,学习,如何,被爱,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5-01-19 14:3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学习如何被爱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学习如何被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习如何被爱


我们常说爱别人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所付出的爱,总是恰到好处并且让人觉得温暖。懂得如何去爱,会让自己和对方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断感受到愉悦与成长。其实,不仅爱别人是一种能力,懂得如何被别人所爱也是一种能力。


爱通常是自发的,它不用去学,甚至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你已经在爱了。我们所说的爱与被爱的能力,是如何付出与接受爱才能够让对方和自己感到快乐,使得这份爱对生活与精神的成长富有建设性,并能够拥有一个足够长远的未来。


拥有被爱的能力的人,懂得如何从一份爱当中获取养分,让一份爱变得健康而有益。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学会感受爱。如同我会鼓励人们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去付出爱一样,我也鼓励人们努力感受付出爱的人的不同表达。爱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甜言蜜语,不仅仅是英勇无畏,它更多时候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对方的一举一动之中,并且带有很强的个人风格。我有一对夫妻朋友,他们并不像其他夫妻那样表达爱,每次我们一起出去玩,他们很少打情骂俏,甚至很少牵手,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有一次,我偷偷问这个男人:“你老婆好像不太爱撒娇,那你是怎么感受到她的爱的?”他笑着告诉我:“有很多事啊,比如我晚上睡觉打呼噜,她情愿自己睡不着,也不会把我叫醒,更不愿意和我分床睡,这就是她爱的表达。”后来我又找机会问了他老婆同样的问题,她对我说:“每次他看到觉得我会爱吃的东西都会很兴奋地买回来,在我没回家之前他是绝对不舍得吃的,我一回来,他就像献宝一样拿到我面前,看到我吃得很幸福的样子,他的眼睛会闪闪发光。”听到他们的回答我觉得很感动,不仅感动于付出爱的一方的朴实和温暖,更感动于被爱一方对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的悉心观察与全然接受。有这样的被爱者,付出爱的一方无疑也是幸福的。


学会体会爱以后,还要学会享受爱。这一点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些人太容易适应被爱,有些人又太难适应被爱。那些太容易适应被爱的人,在对方付出爱的一开始,还会觉得欣喜和幸福,但是很快他们就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了,并把一切视作理所应当,或者不停地要求对方付出更多。我有一个同事,他男朋友每天都会不辞辛苦地接送她上下班,一刚开始她还很高兴,但是没过多久她就把这列为了男友的一项义务,如果她男友偶尔因为有事无法接送她,她就会大发雷霆,这不仅是不会爱他人的表现,也是不会享受爱的表现。而那些太难适应被爱的人,每次被爱都会如临大敌。这样的人通常非常渴求被爱,同时又非常缺乏安全感。他们感受到爱时总是会想得过多,于是诚惶诚恐,比如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是自己会错了意,或者会不会只是对方设下的一场骗局?他们还有可能会马上开始忧虑未来,他的爱到底能持续多久?会不会今天到达幸福的顶端明天就摔入无底的地狱?他们对对方感到不信任,对自己感到不信任,对爱也感到不信任。毋庸置疑,这样的人并不具备完善的被爱的能力。具有被爱的能力的人,当感受到他人的爱时,应当觉得喜悦和感激。他们会珍视每一次被爱的体验,不会因为这种体验的多次重复就降低它的意义,他们也会用心于当下,明白体会当下真实发生的一切远重要于猜忌没有根源的未来,同时,爱毕竟是好的,即使会因此产生联想,也会是一些积极而快乐的联想,而不是将爱视作挑衅的敌人,或者不可信的幻影。


在学习如何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如何被爱,这样才能在一段美好的情感中,快乐付出,同时快乐收获。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17335-1-681.html

以上是关于学习如何被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学习如何被爱;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5050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