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

  • 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原文,标题,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5-01-21 09:1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

就在那一天,我坐在《欲望都市》的编剧室里,正在为自己的好运而得意,因为我可是这个编剧组里唯一的纯正男性,可谓是万红丛中一点绿(其实当时我只是在吃饼干),忽然女士们开始谈论起她们的恋爱对象。这种情况并不特别,我们的剧集就是在探讨人们的感情问题,在编剧过程中讨论感情也理所当然。我当时听得真是津津有味,也许这话感觉很假,可我说的句句是真。

在这特别的一天里,其中一位小姐突然冲我说:“格雷格,你是个男人。”确实,她的观察力真的很棒,我是个男人没错。然后她又接着说道:“我最近在和一个男人交往,呃,我是这样认为的。我和他一起去看电影,感觉很不错。他好像没有牵过我的手,这关系不大。最后他在停车场吻了我,我当时就问他要不要到我家坐坐,他说第二天早晨有重要会议,所以不能来。”她说的这个故事实在不新鲜,我早就玩过这种把戏了。

所以我就问她:“他后来给你打过电话吗?”

“这就是问题所在,这事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今天他突然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问我怎么没联系他。”

我真不明白她居然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唉,女士们,有时你们真让我上火!)你看,这位小姐可是美艳动人、才华横溢啊,还是一部获得大奖的电视剧编剧,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这部剧集还是以分析男人细微的心理见长。在别人看来,她想要什么样的男人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男人,可这位优秀的女性却会犯迷糊。其实犯迷糊这个词于她并不适用,因为她实在太聪明了,不会轻易就犯迷糊。她只是心存期待,可问题是她所说的情况完全不必期待,所以我就明确地告诉她:“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

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个好消息。因为在错误的人身上花费一点点感情和精力都是浪费时间。当你放下这段感情后,终于找到让你心满意足的白马王子时,你就会庆幸自己当初的果决勇敢,庆幸没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这样一个不值得爱的男人身上。

确实,我不是医生,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想象中都一样不是。但我是感情方面的专家,你们应该听我的,原因很简单:我是男人——是一个有相当多恋爱经验的男人,并且愿意提供自己在恋爱中的各种行为的心理动因。因为我是男人,所以我知道男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感觉,我也有责任为你揭开男人苦苦掩藏的真面目。让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我可不忍心。

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他一定会让你知道。他会给你打电话,会经常来见你,会想认识你的朋友。他的眼睛也会盯着你不放,因为他看不够你。等时机成熟时,他不用别人提醒就会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地和你上床。即使他要在半夜四点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依然会惦记着与你相会。

男人其实并不复杂,只是他们喜欢让你们觉得他复杂罢了,所以我们会常说“现在的状况真是一团糟,让人焦头烂额”之类的话。我们都抵不过性的冲动,但不想让你们知道,所以我们会说:“什么?没有,我正在认真听你说话。”最悲哀,也最令人尴尬的是我们宁愿折断自己的一只手臂,也不愿当面说“我并不爱你”。我们很明白你会杀了我们或自杀,更糟糕的是,你会大吼大叫,又哭又骂。我们真够窝囊的,这话我们即使说不出口,只会用行动来表达,但事实终归还是事实。要是某个男人说会打电话给你,却一直没打,要是某个男人没有明确告诉你你们在恋爱,那他的想法就很清楚了。别给他找任何借口了,他的行动已经证明: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

继续走吧,我的姐妹们!不要浪费时间,快和过去说再见。既然我们可以找到更光明的地方,为什么偏偏要在爱情的地狱边缘徘徊呢?你不想听这些吗?好吧,如果这才是你需要的答案:“宝贝,继续坚持,别泄气,虽然人人都说他是个胆小鬼,可他不是。只要你耐心等待,沉默不语,委曲求全,不需要和他进行精神交流,也不需要顾及自己的欲望,那样你就可以得到他!”可是等他甩掉你的时候,或者继续在半死不活的感情关系中拖着你的时候,你可别后悔,别怪我没提醒你啊!

这种事情我们都听过很多次,你肯定也厌烦了。说不定这就是你买下本书的原因。你知道自己有资格得到真爱,我们也绝对同意。所以,立即行动起来吧。我们的口号就是: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15399-1-693.html

以上是关于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不要浪费和糟蹋我们的青春!;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50732.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