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缺憾才是一种美

  • 缺憾,才是,一种,美,原文,标题,缺憾,才是,一种,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5-01-21 10:1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缺憾才是一种美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缺憾才是一种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缺憾才是一种美

缺憾才是一种美

看到这里,也许有不少完美主义者会很惶恐,既然完美主义如此可怕,那么如何调整、如何改变呢?

改变完美主义倾向,是个比较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我以前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无论做事还是择偶,都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标杆,结果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扰。慢慢地,我开始调整自己。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完美主义者几点建议:

一是,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以及自己的不完美。

这二者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只有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真正接受伴侣的不完美。(关于这点详见本书第二章)

二是,树立一种“缺憾才是美”的观念。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美跟完整是画等号的,所以才有“完美”这个词的出现。其实这是不对的,完整和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维纳斯是公认的美的化身,可她完整吗?少了双臂的她无疑是残缺者,可没人否认她的美。

这些年,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获得了很多人的推崇,我发现,曽国藩有一个重要的人生态度,就是“求缺”。他认为,人生之美好就在于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缺失之美。花若未全开尚有艳极之时,月未全圆必有满盈之刻,人生有缺,则意味无穷。而花艳极则枯,月满盈则食,运盛极而衰,此事之常理。所以,人应懂得品味缺失,享受缺失,不必强而求全。懂得了享受缺失,人自然会心生幸福,懂得感恩。曾国藩深知此道,因此他的书房名为“求缺斋”,他写的日记叫“求缺斋日记”,他的求缺艺术成就了他一生的成功,也成就了他一生的幸福。

三是,学会给自己正确的心理暗示。

当然,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很重要。这种心理暗示不仅针对他人,更主要的是针对自己。当你对伴侣的某些行为举止非常不满,内心升起愤懑的情绪时,要立刻给自己的内心灌输这样一种声音:“他(她)已经很完美了!”同时,脑海里要快速闪现出他(她)的种种优点和吸引你的特质,这样才能你避免陷进无休无止地批评和怪责中。

对自己也是如此,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当住在内心的那位严苛的批评家又忍不住发难时,你要敢于对批评家说“不”:“不要为难他(她)了!他(她)已经很努力了!他(她)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15666-1-693.html

以上是关于缺憾才是一种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缺憾才是一种美;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50737.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