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职场中,真不能做烂好人要学会拒绝,就算学不会拒绝,...

  • 职场,中,真不,能做,烂,好人,要,学会,拒绝,就,
  • 婚恋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5-01-28 01:5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职场中,真不能做烂好人要学会拒绝,就算学不会拒绝,...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职场中,真不能做烂好人要学会拒绝,就算学不会拒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职场中,真不能做烂好人要学会拒绝,就算学不会拒绝,...

做人越好,就越容易受欺负。
1、做好人是你的选择,没有任何人逼你。
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好人被欺负是不公平的?
因为人们有一个常识性的价值观,那就是“好人有好报。”通常我们以为,只要你付出了好心,做了好事,理应由好的回报。
只可惜,世界不是以如此的价值观运转的。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一份,而没办法控制社会的运行规律,更控制不了别人的看法和做法。
也就是说,做好人是你的选择,在这一点上,你有完全的控制权和选择权,并没有任何人逼你。
没错,家庭会教育你做好人,学校和舆论也会引导做好人,但那只是外部的宣传,最终下定决心,让自己成为好人的,是你自己。
扪心自问,你做好人,绝不是别人需要,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稳。
你不愿意留下坏名声,你不愿意感到内疚和不安,你不愿意让人背后说闲话,你不愿意承担种种变坏的后果,所以选择了做好人,甚至做烂好人。
这是你完全自主的决定,所以,必须承担完全的责任。
2、你对人好,人不一定对你好。
当明白做好人是你的孤立行为后,就会明白,好人有好报这句话,在事实上并不成立。
因为做好人是你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并不能强迫别人做出反应。
也就是说,当你成为一个好人时,别人却依旧还有选择,他们可以同样对你好,却也能对你坏,这个选择权不是你的,而是别人的。
换而言之,你对人好,这是你的事情,但别人却不一定也要对你好,因为这是别人的决定。
在职场上,每个人之间都是独立对等的,你能做自己的决定,对方也可以做他的。社会准则和潜规则都以相当程度影响着人,但并没有哪一个必然的规则。
对个人而言,只有对某件事情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今天可以按照道德原则,明天也可以按照生意原则。
如果你机械的照搬“好人好报”理论,以为只要自己做好人,就一定有好报,那绝对会输的很惨。
3、事先没讲条件,等同于放弃一切利益。
在职场上,你先做了好事,几乎不太可能获得好报。
为什么?因为职场是一个交换利益的场所,一切的行为,都基于交换利益。
在这里,别人为你做一件事情,就需要你为别人做另一件。老板给你薪水,就需要你干活。上司今天表扬你,就得让你好好卖命。
一切都是在交换,都是生意。
可如果,你不是想着交换,而是很无私的去做好事,很无私的去付出,那等于免费为别人干活,放弃了一切应有的利益。
连你自己都放弃了的权力,又为什么要别人主动给你呢?
要记住,自己不争取,就等于放弃。
4、烂好人是最容易受欺负的。
为什么对于工作奴而言,做人越好,反而越受欺负?
答案也很简单,当你放弃一切利益,无私无偿的付出时,别人就不怕你了。
有人以为,利益交换实在是太商业太市侩了,自己完全不需要。
错了,每个人都需要。因为利益交换不仅仅是你的商业运作,更是你的筹码,是你的保护伞。
简单来说,拥有可以交换的利益,就等于有了防身利器,别人不敢随便的来欺负你。
要记住,抓牢自己的核心利益,不仅能为你换来足够好处,更可以防止别人欺负你,这是职场的不二法门。
给你一把钥匙
你要学会拒绝,就算学不会拒绝,也要懂得守住核心利益。
在职场里,不是不可以做好人,但却真的不能做烂好人。
所谓烂好人,就是完全不计回报的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好处来帮人。这样的人,通常在职场里会最受伤害。
别人都说好人难做,其实好人是最好做的,反而想要不成为烂好人会是个难题。
首先,要学会的是拒绝。
大家都以为,帮人才有力量,而实际上,拒绝是一件更有力量的事情。你在职场里学会拒绝,人们才知道你的底线,才明白,哪里是可以欺负你的,哪里不可以。
你不会拒绝,那么所有事情都是你应当做的,这就是人们的心理状态。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拒绝的。的确有些人,天生就不太会拒绝。
那么,你就应该懂得,守住自己的核心利益。

原文出处:https://www.shuolianai.com/thread-13576-1-746.html

以上是关于职场中,真不能做烂好人要学会拒绝,就算学不会拒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职场中,真不能做烂好人要学会拒绝,就算学不会拒绝,...;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hunl/5158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