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心理懦弱——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求职-心理懦弱——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心理懦弱——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
毕业生就业的心理懦弱问题,在我看来是就业者害怕受到就业环境、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长期影响,使毕业生还未工作已开始害怕工作、害怕自己不能胜任从而缺乏求职的勇气,失去信心,末了也自然得不到好工作,长时间处于待业状态或是甘愿屈从于任何工作岗位。
就业环境变成老虎,吓倒象牙塔中的宝贝们。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招生人数从当年159.68万人到2010的657万,录取率也从1999年的56%急剧增长到2009年的62%(1),大学生数量如洪水猛兽般增长,就业岗位却捉
工作条件如暴风雨,家庭环境如温室大棚,大学生如一株株芽苗,长在大棚外的和长在大棚内的或许截然两片天。去年网上出现了一条成都大慈寺招聘和尚的信息,要求为:男生,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优先);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优先,英语六级,三证齐全;获奖学金者优先;信佛教者优先;有其他教派信仰的也欢迎皈依我佛;会背诵《金刚经》《法华经》等佛书经典者优先。事后被证实为子虚乌有的谣传
与工作求职环境苛刻相比,家庭环境成为学生的避风港,很多学生在其庇护下失去了接受暴风雨洗礼的成长。如若学生家里有权有钱,靠着家庭优越的环境以及广阔的人脉忘,学生毕业后并不愁。固然如此,这类学生将来的独立性以及交往能力往往欠佳,因为他们很少有求于同龄人或是同事。与他们相反的群体又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迎难而上,浪里淘沙;一种甘愿屈服,失去未来的向往,害怕失败而不敢前进
没有底气自然懦弱,心理懦弱的学生总是觉得对抗不过就业形势,不能承担工作担子,故而失去方向。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学反向形式原理分析,学生们原本可能有自信得到好工作,但由于害怕失败或是引起内心的焦虑,故而朝反方向形成了懦弱。面对求职中种种条件限制,由于自身达不到标准,因而萎靡不前,心生恐惧,视工作为雷池,不敢踏进半步。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qiuzhi/xinli-74680.shtml
以上是关于求职-心理懦弱——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求职-心理懦弱——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