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求职信-求职信不要太“煽情”

  • 求职信,求职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3-25 01:36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求职信-求职信不要太“煽情”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求职信-求职信不要太“煽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求职信不要太“煽情”

  有些大学生把一些经历当成资本,进行“情感推销”,企图博得用人 单位的同情就不足取了。其实,用人单位看了反而会觉得其很虚伪,有失诚信。大学生求职时应该反映自己的真实状况,尽量给企业一种诚实的感觉。

  “我来自一个偏僻的地方,贫穷的家庭给了我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正直善良的优秀品质。最关键的是,我在大学4年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用一种人文关怀去关注这个世界,这是我个人思想的升华,也是人生的感悟……最重要的是,我的确为老百姓们做了不少实事……”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一份名为《一个有志学生的自白》自荐信。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们为求职也纷纷“出奇制胜”,以往一份份简单明了的自 荐信如今成了厚厚的一本本“真情告白”、“血泪家史”。

  部分应届生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大打“感情牌”。“自白”的作者, 大四

木木心理资讯师

学生小陈称,写这份“自白书”的目的首先是追求独特,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不能一举抢得用人单位的“眼球”,那么就很难保证应聘的成功率。

  据了解,目前不少应届生都在找工作之际大打“感情牌

心理电视剧资讯片段

”,以便更好地推销自己。

  “此外,不少求职信看上去像块小“砖头”,粗粗一数,竟然有几十张纸之多,而内容之具体简直像是一本应聘者本人的“自传”。而且不少“自传”满纸是“血泪家史”,或是“从小父母离异”,或是“弟弟辍学在家”,在打动人心方面做足文章。

  一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抱怨,原本花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筛选,现在工作量上升了好几倍,让人不甚其烦。

慧心玲心理资讯平台

  这类自荐信的淘汰率很高,以前是简历

广州心理咨询中心排行资讯

“注水”严重,如今一份原本应该简单明了的材料也如此滥情,实在让他们怀疑大学生的个人诚信。

  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专家认为,荐信如果太过“煽情”,反而会降低求职“成交率”。求职信有一套操作规范,大学生完全可以不用“别出心裁”。自荐信,忌给自己戴高帽子,忌炫耀以往的经历,这样易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

  另外,专家还认为,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走过许多弯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大学生却把这些经历当成资本,进行“情感推销”,企图博得用人 单位的同情就不足取了。其实,用人单位看了反而会觉得其很虚伪,有失诚信。大学生求职时应该反映自己的真实状况,尽量给企业一种诚实的感觉。

原文出处:

以上是关于求职信-求职信不要太“煽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求职信-求职信不要太“煽情”;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1152.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