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家庭有多少?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精神康复家庭有多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精神康复家庭有多少?
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共有1600万精神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和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坐在诊室等待患者应诊,然后是询问病情、检查、开处方……这是目前绝大部分精神科医生的诊疗程序。由于精神科门诊量大,医生的诊疗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他们更多地注重病人的精神症状(主要是阳性症状)和服药情况,往往忽视相关科普知识的宣讲,致使家属与医生沟
然而,在目前对精神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情况下,家属对精神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心理健康与否,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已从事7年家属教育工作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康复基地主任姚贵忠说:患者的精神康复,需要医生、患者、家属、社会共同努力,培训家属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对精神的认识水平,增进家属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家属对患者的护理技巧,减少家属的心理应激,进而促进患者的社会心理康复。
姚贵忠主任说,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精神,是家属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人类大脑功能的复杂性,就现阶段的医学水平而言,尚没有一种特异性的检查仪器来帮助医生诊断精神病。目前主要是靠提供的综合病史以及对患者进行临床精神检查,并根据制定出的各类诊断标准来诊断。一般原则是:一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他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这种精神活动的偏离表现为幻觉、妄想、情感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症状;丧失现实检
姚贵忠主任强调说,避免走入误区是患者家属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从患者出现症状到接受正规治疗期间,家属往往否认家庭成员患有精神病,紧张、恐惧、不知所措,并有羞耻感,带领患者盲目就诊、服药,或因惧怕西药的副作用而不遵医嘱。家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亲友、书报、咨询等正规途径了解精神的相关知识,早期发现家庭成员的精神异常,尽快接受现实,稳定情绪,尽早带病人到专科医院就诊,严格遵循医嘱,督促病人服药。早期治疗对精神病人的长期预后影响很大,延误时间等于延误病情,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开始正规治疗到临床痊愈阶段,家属往往对医生加药犹豫不决,对住院产生恐惧,因求治心切而频繁换药或换医生。或见好就收,不了解何为“治愈”,复诊不及时,观察病情不够细致。家属应该向医生了解药物的特点、副作用、疗
在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之后,家属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擅自停药,这是病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很多家属对病人过度保护,造成病人的依赖感和幼稚化。或对病人冷漠、指责,过多地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摸索维持治疗的药物品种和剂量,鼓励病人料理生活、交流情感,合理安排生活节奏,识别复发的早期征兆。
姚主任建议,在精神病因未明、药物治疗近期难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医院应该转变现有的治疗模式,拓展服务内容,进行从病人到家属,从单纯指导用药到全面心理社会康复指导的战略调整。患者家属必须与医生联合起来,运用医学知识共同战胜病魔,提高精神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jianya/xinli-105060.shtml
以上是关于精神康复家庭有多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精神康复家庭有多少?;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