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状-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社会现状-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
一说起精神病人,人们眼前会立即浮现满头发蓬松,满面污垢,受人鄙视。依据近期的流调报告,我们面对的是12.69‰的精神病患者,算来全国有一千多万精神病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或智力残疾),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精神病患病率还会提高,而精神病康复工作却相对滞后,影响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府部门和社会已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笔者就此对目前精神康复现状的认识与对策讲几点意见。
一、精神康复的宗旨与目的
康复是指伤残者在他人帮助下调整其伤残
二、精神康复工作形势严峻
1、发病率上升快。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竞争加剧,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压力加
2、致残率高。虽然药物治疗对精神显示出明显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出现较高的精神病致残率。许多精神疾患可造成精神缺损甚至衰退,并导致工 作能力、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减退与丧失。精神致残的病人有: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等。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所 占比例最大,还可因精神障碍致残而引发自伤、他伤。为了尽可能降低精神病致残率,除了尽早采取正规、科学、系统的治疗外,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建立精神病 防治康复机构和网络。
3、危害性大。大量的精神病人增加了医疗卫生部门的压力,耗掉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国家卫生经费支出,同时会影响社会安定,如肇事、肇祸、威胁公共安全等等。据资料显示有上述肇事等行为的要占精神病人的10%以上。精神病人还可以对家庭造成很大影响,扰乱家庭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带来困难。病人的工作能力下降,社会地位降低,遭受社会歧视。改变以上这些隋况,需要积极开展精7十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精神病致残,修复人力资源,造福于家庭和社会。
三、精神康复的作用
精神康复的目标就是使患者回归社会,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重新得到安置。康复的过程就是一个适应和再适应的过程。康复过程应包括住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jianya/xinli-105052.shtml
以上是关于社会现状-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社会现状-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