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大学生-大学生 就业心理

  • 大学生,心理健康,求职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4-25 00:48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大学生-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大学生-大学生 就业心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学生 就业心理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

育儿心理资讯

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各说不一。笔者将各家之言予以梳理,归纳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三个大的维度,分别为:  (一)认知心理维度  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就业形势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认知程度。  包括:1.自我认知不准确。一是产生自负心理。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二是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2.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于计算机、金融、财经、政法类二类职业前景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

合肥心理资讯中心

)情绪心理维度  1.悲观情绪心理。此种动理状况主要出现在就业的去向是回生源所在地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或一些在学校受处分学生身上。  2.不满情绪心理。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在学校、市、省不满(包括就业管理政策、户籍限制等)、对家庭成员的不满(包含对其的指导、干涉,对家庭的经济条件限制等)、对周围同学不满(如嫉妒)等等。视具体的个人的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  3、焦虑情绪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使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  (三)社会心理维度  1.从众心理。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

重生之心理资讯师

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  2.攀比心理。它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相互攀比,舍其所长,就其所短。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  (一)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要求大学生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以平常心面对,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所谓重大的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持有良好心境,构筑完善情绪情感。排除诸如不满、愤感、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就业观。建立新型就业观,强化择业的e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

免费心理资讯

观,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讲。  (二)社会、学校等外在辅助作用  1.建立学生——学校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

篮球心理资讯解说

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2.建立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qiuzhi/xinli-72345.shtml

以上是关于大学生-大学生 就业心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大学生-大学生 就业心理;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2689.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