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是对自己的恐惧

  • 社交恐惧症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6-16 00:36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是对自己的恐惧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是对自己的恐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社交恐惧是对自己的恐惧

社交恐惧是人类独有的奇妙的现象,在动物世界里,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如果它们彼此排斥,也多半是为了生存的疆界、领地、食物与配偶,或者喜欢独居的习性。动物这样的排斥是朝外的,社交恐惧却看起来是对某些人的排斥,实质上是朝内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排斥。感觉自己在他人眼里不完美、可笑、滑稽,甚至从别人眼里读出自己内心的可耻、卑劣、病态,把他人正常的行为、声音、表情看成是对自己的厌恶、藐视。站在自己对面的人毫无察觉,社交的真正意义也消失了,他客观上成为自我的一面照妖镜。一个人陷入对自己的排斥几乎是一种无解的心理困境,这种困境会激发一种强烈的神经症冲突,伴随明显的紧

职场小白的心理话语

张、恐惧、脸红、出汗、激越、甚至逃跑。对自己的不喜欢又怎么逃得掉呢?社交恐惧引发的内心痛苦、羞耻感、自我否定,甚至是自己憎恨会让资深的心理专家吃惊!有时候,仿佛感觉只有渴望死才能稍微平息那种自己对自己的愤怒。

每当我面对社交恐惧的人时,我的内心会

职场关系心理书籍推荐

充满对文化的敬畏。有社交恐惧的人内心都有那么一个超然、完美、权威的我,它用苛刻的“必须”来控制自己,当社交中稍有不完美,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贬低、谴责油然而生。是谁让人内心产生这么强大的超我,自然是动物们不具有的文化。文化激发人对自尊、理想化自我、荣誉的过度追求,结果导致一种反向,对自己产生一种神经质的压抑与否定。东方文化的耻感可能是造就自我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社交恐惧黄种人多,日本的心理学家干脆把它称为恐人症。

不过,社交恐惧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一般聪明的、敏感的、有些神经质的人容易陷入这样的困境,而这类人恰好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正如蜂群只需要一个蜂王一样,自然淘汰会让那些可能成为蜂王的蜜蜂早早被排除出局。神经症冲突是达成自我毁灭的捷径,优秀的人经这样的折磨变得平庸而失去竞争力。那么自我如何解读社交恐惧就很重要,如果你认为你的社交恐惧是一种病,你得到沮丧、病态行为和失败。如果你解读为我不爱社交,那么你得到时间、知识和内心宁静。社交时要花精力的,哲学、政治、文学、科学上有成就的人,多半是不喜欢社会的一群。

对社交恐惧的治疗多半不是针对恐惧本身,而往往是针对如何接受恐惧,并克服对社交环境的回避行为。我在医科大学精神科实习的时候,在门诊接待了一个22岁的女孩。她的问题是不敢谈恋爱,每当有人要跟她介绍朋友,她会因惊恐而晕厥

职场心理学哪个书好一点

。带习医生已诊断她为社交恐惧,因为社交恐惧开始只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人发作,然后恐惧泛化到很多人。心理治疗时,开始女孩跟医生谈她的问题时还很流利,后来医生就指着我对那个女孩说:“好,你现在就把

职场助力心理学

他当成你的男朋友做脱敏吧。”话音刚落,她突然非常紧张,脸涮的一下就红了,眼睛埋了下去,声音也颤抖了,人仿佛快不行了。

女孩的妈妈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下个礼拜要她去会会,怕她犯病,所以前来求治。医生对女孩说:“你先不要

职场人士常见的心理

急着跟他谈朋友,你去跟他见一面,问清楚他的名字和年龄,回来告诉我就可以了。”复诊时,妈妈说这次她的表现不错,跟那个男孩谈了有半个多小时。女孩谈到当时情景时说:“因为我想的只是去问他的名字,没想那么多。”实际上医生是在做渐进性 脱敏治疗。只是医生把女孩去见男友这个行为的意义改变了,过去她见男朋友是为了结婚,而现在见是去问医生想知道的信息。医生通过重新建构相亲的意义,转移了她内心的焦虑,使她的社交恐惧减轻。

坦诚的接纳自己,承认自己不善社交,允许自己不完美甚至甘愿自己有些另类、讨人嫌,是根治社交恐惧的良方。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107040.shtml

以上是关于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是对自己的恐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是对自己的恐惧;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528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