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职业性格-性格与职业该不该天衣无缝

  • 职业性格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8-02 01:51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职业性格-性格与职业该不该天衣无缝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职业性格-性格与职业该不该天衣无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性格与职业该不该天衣无缝

事业成功与人生的成功往往被牵扯在一起,而事业的成功与否似乎又跟我们的性格特征大有牵连,那是否意味着性格与职业相符就等于我们事业已成功了一半?性格与职业相符,是否会事半功倍?性格分析执行员吴尤美表示,我们需先理清什么才是“事业有成”的定义。“一个人的事业成不成功,究竟是根据什么东西来定义呢?财富?权威?名气?社会地位?还是个人成就感?其实,成不成功也是一种“比较”下的产物。例如,你可以跟你的同学、兄弟姐妹、亲戚比较,你也可以选择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比较。当然结果是会不一样,甚至你可以选择只是跟自己比较,认为只要我比昨天生活得更快乐和充实,那我就是成功。”回到职业和性格的关系上来评论,著名职业理论的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每一种职业本身

恐慌期 职场心理曲线

也有它的特质、价值和目标。所以,他把职业也归纳在他所提倡的六角形模式内,这就包括了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交型、企业型以及保守型。老一辈的人常喜欢说:“你不是吃这一行饭的料!你应该改行去做XXX才会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到底话里面又蕴藏了什么玄机呢?从霍兰德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和性格的契合度,两者契合度的高低就会影响你对工作的满足感,也间接影响工作的表现。例如,一个性格外向、活跃、喜欢和人沟通、注重绩效和实质报酬的人,在从事销售和市场开发的工作上,

销售职场心理学

就会比一个内向、低调、喜欢肌体发挥(使用体力)、注重技术研发的人更加有干劲、得心应手,并更有成就感。●个性与职业的影响当然,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性格的倾向不会是单一的考虑因素。不过,基本上,专家还是会鼓励当事人进行性格分析并且再和辅导员进行职业方向辅导。六种性格类型如下:现实型: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传统型: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企业型: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研究型: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艺术型: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社会型: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六角形中的一个表明了以上所述的一种职业人格典型类型,一般相邻的人格类型表示相容或接近,但有些人格类型往往是截然相对的。●个性与职业不相符该如何?吴尤美觉得两种方法都可以去尝试。“不需要给自己太多的局限。如果当事人觉得目前这份工作对他而言是很重要(高薪高职位、风险不大、自己又可以胜任),或许他可以努力去调整自己的期待,通过其他管道来抒发自己性格上的需求。例如在我们的义务辅导团队里,就有很多电子工程师来担任义务辅导人员,甚至非常积极地自掏腰包上专业辅导课程,这何尝不是自我实现的另一种方式呢?”另一方面,她认为转换工作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挑战,去突破在习惯领域里的舒适;而这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准备来进行的。“无论如何,我是不会鼓励一个人很随性、很鲁莽地转换工作,除非他已经拥有明确的目标,也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在那里!”●职业不改变性格?她认为在这问题上,我们首要确定什么是“性格上的不足”。她说,有些人会不满意自己的性格,可是这并不表示那是一种不足,只是他无法接受;或者是他遭受到他人或环境的压迫,进而使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好。“就好像一位性格内向、生性害羞、不擅言辞的男生,为了发展自己的交际

就业心理与职场适应

能力和沟通技巧(

首饰怎么看职场心理

这是他觉得性格有缺憾的地方),他可以选择去从事产品销售的工作、积极参加沟通技巧

临邑职场心理咨询培训机构

的培训课程,然后再努力地学习提升本身的能力。久而久之,他可能就掌握了交际和沟通的能力。关键是在于他有没有改变的渴望和毅力!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教育和培训的价值所在。”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zhiyeguihua/xinli-78009.shtml

以上是关于职业性格-性格与职业该不该天衣无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职业性格-性格与职业该不该天衣无缝;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7661.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