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羞于面对他人的“社交恐怖症”

  • 羞于,面对,他,人的,“,社交恐怖症,”,原文,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4-26 09:4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羞于面对他人的“社交恐怖症”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羞于面对他人的“社交恐怖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羞于面对他人的“社交恐怖症”

人际交往是现代人处世的一项最为基本的生活技能。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有的人却笨嘴拙舌,未曾开口脸先红,出现社交恐怖症状。有一位社交恐怖症患者,从10岁左右开始出现社交恐怖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

职场心理第二次作业

他的病情日趋严重,发展为自卑、孤僻、内向、沉默寡言,不敢外出。别人看他一眼,总觉得是自己难看引起的;别人不看他,又认为是因为自己长得难看,因此总是瞧不起自己。经了解得知,他的社种社交恐怖症起因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一年级的一次班会上,他不

职场做人心理学

慎讲错了一句话,引得同学哄堂

阿德勒职场勇气心理学

大笑。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讲错了话才引起同学大笑的,反而认为是自己脸上有什么不妥。自此开始便害怕与老师和同学接触,学习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在患病初期,他只是觉得自己的脸不好看,后来发展到觉得自己的头型不好看,身体不好看,衣着也难看。别人吐痰,他认为是厌恶他。有时和父亲一起外出,别人和父亲讲话,他也认为是因为自己难看所以别人不愿搭理自己。在多次进行的疏导中,医师给他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指出他对自己相貌的判断和对社会反应的判断是严重的认知错误,由此而引起了的严重倾斜和情绪的严重失衡。比如,那次班会的口误,虽然在几个月后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于错误的定势已经形成,又由于没有得到有力的帮助,所以,他没有能及时地从错误的认知中走出来。接着,分析了他的相貌特征,结论是中等偏上,出现在任何场合都不逊色,不必为此烦恼和悲观。同时也告诉他,一个人的相貌在社交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是其貌不扬的人,也能成为社交场合的佼佼者

著名职场心理测试

。最后,医师告诉他,他的已走入了迷宫,应该努力使自己认识到:第一,小时候的幼稚———以相貌取悦于人,幻想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人人都会赞美自己,追随自己,容不得别人的半点轻视和自身的丝毫

职场心理减压讲座心得体会

瑕疵等的观念和意向,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而使失去平衡。应该抛弃这种幼稚的,追求良好的个性、、气质、学问和才能。第二,自幼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认为自己应该比谁都强,别人都要佩服自己、追随自己。当这种错误的意向受到挫折时便会无端烦恼。应该抛弃这种狭隘的思维模式。第三,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人,别人都不如自己。这完全是一种超现实的幻想。应该抛弃这种幻想,应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摆正位置,确认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与千千万万的人一样的人。经过一步步的疏导,这位患者终于逐渐平静下来,清醒起来,并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学业和能力的提高,终于克服了社交恐怖症状,使自己的身心趋向成熟。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80400.shtml

以上是关于羞于面对他人的“社交恐怖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羞于面对他人的“社交恐怖症”;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2277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