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婆媳关系-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根源

  • 婆媳关系,婚姻,心理健康,两性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5-14 22:2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婆媳关系-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根源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婆媳关系-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根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根源

  本来高高兴兴的成立的自己的小家,本以为

职场中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

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但是就因为与婆婆相处的不好而心情郁闷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中国的婆子关系是一大难题。究竟婆媳为什么难相处呢?这是有心理根源的。

  当原本没有亲缘关系,&

孟津职场心理咨询

ldquo;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

职场新人心理问题调试

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当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常常忽视一个现象,那就是无

心理学职场人物访谈报告

论婆婆还是媳妇,她们的母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被儿媳妇看作是“恶婆婆”的人,却对她们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在她们的女儿眼里,“母亲”、“娘家”都是无法替代的情感港湾。反过来,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关怀备至。

  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

职场心理大师

ldquo;真有之情”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有的婆婆说:“无论你怎么对她好,她也不会变成你的女儿的。”媳妇就更容易说:“哪个儿媳妇是婆婆养大的?她怎么会对我像对她女儿那么好呢!”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婆媳相处难,但也不是不可以解决,本来就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事,虽然观念不同,年龄不同,只要能够经常做到换位思考,保持心理健康,多为对方着想,那么关系应该不会太犟。毕竟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说穿了不过就是心理上的问题么。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76080.shtml

以上是关于婆媳关系-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根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婆媳关系-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根源;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2379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