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圈子文化-初入职场误区:忙于社交圈

  • 圈子文化,职场交往,心理健康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5-16 15:4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圈子文化-初入职场误区:忙于社交圈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圈子文化-初入职场误区:忙于社交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初入职场误区:忙于社交圈

  初入职场要注意什么?急功近利是很多职场新人的一个通病,他们总是忙于跟人打交道,以便能够套近乎。心理健康告诉你,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交际圈再大,没那个本事,人家也不会愿意帮你,或者是说你自

重返职场的宝妈心理

己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看完下边的文章,请你记住,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圈子没有那么重要!

  "刚才明明还在说笑,怎么我一走过来就闭嘴了,难道是在说我什么吗?""看着同事们谈笑风生,我也想融入进去,可就是插不上嘴……"刚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职场年轻人,面对陌生的职场环境,往往会出现一段时期的"社交空窗",总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圈子之外,融入不了主流群

恩惠老师职场心理

体之中,这也是年轻人最容易感到苦闷的事情。

  没有圈子很难。因为人都有社会属性,有交往的需求,现在的年轻人尤其如此,圈子已成为一种结交同伴、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一个稳固的圈子,能带来安全感,在工作之外,得到感情慰藉。而被排除在圈子之外的人,则常常会有一种孤独感,甚至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不安全感。

  于是,有的年轻人苦苦求索,或者以加入某圈子为荣;有的是苦寻入圈之门而不得其法,于是终日无精打采郁郁寡欢;有的则主动出击,组成了自己的圈子,将自己的活动也大多固定在了这个圈子里。

  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人情社会里,没有圈子怎么行?这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看法,但是却常常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常识:圈子大不代表能力大,圈子多不表示本事多。事实上,关于进圈子、搞关系就能成功的传说往往只是传说,很多时候是臆造出来的幻象而已。某种意

怎样在职场训练心理

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所谓"圈子"很多时候是一种"交换关系"。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身处的"圈子"就会慢慢消

职场社会心理分析职场识人

失。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更靠谱些,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不长点真本事,不出点真成果,一个劲只搞关系,钻圈子,结果必然是身在圈子也难以立足。

  事实上,自身的成长往往会吸引圈子。有句入时的话说:你怎么样,世界便怎么样。先哲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通俗点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圈子。自己优秀了,那些优秀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来结交;自己成功了,才能真正融入成功人的群体。高质量的群体,形成往往源于个人魅力、人格、品德、才学的互相吸引。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留给时间。这大概是最实用的人生智慧。所以,专心打理自己,把自己发展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在你努力想成为一个值得被"圈"住的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的自由程度;而自由不自由,就要看你在多大程度上脱离对外部世界

职场心理ppt百度云

的依附。

  当你成为一棵大树,会有人来依附于你的时候,你要清楚地明白,一个人的幸福往往跟自由成正比,而自由又你对外界依附的程度十分有关。圈子大,朋友多,有它的好处,但是千万不能让自己过于依赖别人。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71400.shtml

以上是关于圈子文化-初入职场误区:忙于社交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圈子文化-初入职场误区:忙于社交圈;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24011.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