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学-初涉职场 小心11种病毒

  • 心理学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6-21 00:06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学-初涉职场 小心11种病毒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初涉职场 小心11种病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初涉职场 小心11种病毒

关键词: 职场 小心 病毒

■病毒一:求职面试的虚假和浮躁

面对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招聘会,大学生求职哪个不是场场不落,送简历如撒传单,可由于屡试不爽,莘莘学子感到择业艰难的烦恼。正所谓浮必显、躁必急,因此各类“毒素”也慢慢渗入了人才市场——假学历、假文凭、假证书以及装帧精美的虚假简历甚至徒具其表的各色人才“包装”。例如,某外资巧克力厂商的招聘会上,一名应聘

职场心理学和情感学动漫

女学生向面试经理特别提出自己从头到脚连眼睫毛都是咖啡色的。

汪大正认为大学生在面试时是有“规”和“距”的。首先保持学生的本色是最重要的,清晰简洁地介绍自我,准确地

职场十个常用心理学技巧

回答问题,然后,坦诚自身的缺点而不是回避。其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美国青年在应聘几十次、投放

职场心理学19个技巧

了几百份简历都没有成功后,他写了一份全是缺点的个人简历寄给了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但是没有想到他竟然得到了录用,人力资源总监的解释是他愿意接受一个敢于正视缺点的人,而不是想尽办法伪装的人。

■病毒二:职业理想成为借口

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往往愿意归罪于学

职场伪心理学是真的吗

非所爱、学非所用。例如,一个学土建的学生在没毕业时就已经认定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可言,并自认为有一定的艺术细胞,立下了“弃理从文”的职业理想。他毕业后一心要当主持人,结果一事无成,最终靠学过的土建知识找了设计师的工作。

汪大正指出当你不能在“兴趣”中寻找工作的时候,就必须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兴趣”;当“肚子”和“面子”不可兼顾时,只能先解决“肚子”后考虑“面子”。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可以避免此类病毒,虽然那个学生认为自己有文学或艺术才能,但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报考这类院校,这是务实和客观的态度,在择业的问题上

九型人格之职场心理慕课

,也应该同样抱着谨慎而实际的态度,理想不是借口托辞。

■病毒三:择业强求“门当户对”

很多人在找工作时喜欢按门第划分,如北大、清华就应对应IBM、惠普等国际大公司,但是这样造成了大量未能如愿者的失魂落魄甚至自暴自弃。难道选择职业时真的要门当户对?例如,某名牌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如愿进入了一家国际公司,但是他很不满意,他认为上司和领导都不如自己有能力,甚至为公司制定了未来的战略规划,但是不久公司就辞退了他,理由是他连和下级沟通30分钟的能力都不具备。

郭松说,择业是条件相对对等的选择,用人单位和个人双向的选择,所谓“门当户对”是不存在的。大学生求职中不应该有这种门第观念,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择业的大门向每一个大学生敞开,但是对自己的估计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失落感。双向选择的“双”字是相互认可和接受的同义语,如果因所谓的名牌效应被拒之门外,又何必偏要非它不入呢?名牌大学并不等于名牌大学生。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zhiyeguihua/xinli-86698.s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初涉职场 小心11种病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初涉职场 小心11种病毒;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552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