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学-任何事情都要有激情

  • 心理学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7-18 01:45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学-任何事情都要有激情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任何事情都要有激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任何事情都要有激情

据最新一期的美国《今日学》杂志报道,一般人可能认为,成功只需要一个聪明的脑袋,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成功者来讲,聪明并不是第一位的,更重要的是激情与坚守。 激情是坚守的基础 激情对于成功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威尔斯对于“费马大定理”就有着异乎寻常的激情。那种感觉就是非常喜欢,非常激动,因为有了这个东西,才足以让他坚持这么多年而不放弃。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有这种感觉,他认为激情是一种意识状态,能够鼓舞和激励一个人对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动。他的写作大都在晚上进行。有一天晚上,他工作了一整夜,因为太专注,使得一夜仿佛只是1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他又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间停下来吃点清淡食物外,未曾停下来休息。如果不是对工作充满激情,他不可能连续工作一天两夜而丝毫不觉得疲倦。因此,激情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每次拿破仑·希尔评估一个人的时候,除了考虑才干和能力,还非常看重一个人的激情。因为如果你有激情,几乎就所向无敌了。要是你没有能力,却有激情,你还是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聚集到你身边来。假如你没有资金或设备,若你有激情说服别人,还是有人会回应你的梦想的。激情就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你的意志力、追求成功的激情愈强烈,成功的几率就愈大。 坚守让激情更持久 另一方面,坚守对于成功者来说更为重要,威尔斯的坚守程度让很多人非常钦佩,正如他所说,自己的脑子是“一根筋”类型的,很少有像自己这样的人。他的一位同事对《纽约时报》说,每1000个数学家中才有1个能看懂威尔斯的研究成果。然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们指出,他的研究成果并非来自他的大脑,而是他的坚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坚守造就了威尔斯的成功。 从一个人坚守的程度可以看出这个人有多大的发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了一项比较有争议的研究,负责人是该大学积极心理研究中心的主任马丁·意&mid

被职场冷暴力心理压力大

dot;毕·塞里格门。他发现,有耐心的人在学校里一般学习都不错,在工作和其他事情上也能干好。也许是因为他们拥有的激情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克服了困难。他说:“对一般人来说,出类拔萃并非脑袋好使或者性格使然,除非你是一个超天才。如果你没有坚守的品质,你不会比对手做得更好。” 激情与坚守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激情会让坚守更持久,坚守反过来会培养更大的激情。如果坚守能带来更高的成就,激情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因此,专家建议,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接触一下周围的事物,例如音乐、绘画、体育等等,看看哪些是孩子喜欢的。帮助孩子们找到他的激情所在,比执意让他学习不爱学的东西或刻意强调他的弱项要有用得多。 如何产生激情 激情是股伟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来补充你的精力,并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有些人很幸运天生就拥有

审计管理职场税务心理学

激情,其他人却必须努力才能获得。发展激情的过程十分简单。 首先,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或提供你最乐于提供的服务。如果你因情况特殊,目前无法从

职场心理学入门画画

事你最喜欢的工作,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另一项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将来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当作你的明确奋斗目标。 如何做到坚守 坚守不是消极地抱残守缺,而是有策略的。心理专家建议在坚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抱有雄心。雄心壮志是不可或缺的。真正坚守之人,可能会立下特别具有挑战意义的长期目

女心理师职场酒局cut

标。例如有些人就信心满满地想当美国总统。 2.自我约束。对于坚守来讲,自我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表明,长于坚守的人都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他们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坚守是让人们持续不断地做某事,而约束力是让人们不去做某事,例如戒酒,戒烟等等。因此,对于坚守来说,自我约束也相当重要,能摒弃无关的诱惑。 3.保

刚毕业去职场的心理

持乐观。乐观是普通人和成功者之间的重要区别。乐观帮助成功者在遇到困难时仍能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乐观者相信他们最终能获得成功,他们所做的就是不断地前进,做他们应该做的事,不去想过程中的障碍。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zhiyeguihua/xinli-81268.s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任何事情都要有激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任何事情都要有激情;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6906.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