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亲子成长-心理透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 亲子成长,心理学,育儿,早期教育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2-12 05:5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亲子成长-心理透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亲子成长-心理透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心理透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心理透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孩子发脾气是在寻求帮助

一个成年人怎样做才是好父母?人们通常使用这样的一个标准,即当孩子显得愉快、开心、听话、有礼貌的时候,我们就为自己和孩子感到骄傲,这样就是“好父母”;反之,孩子情绪低落,发怒没有理智的时候,我们要么教

全球心理资讯概念图

训孩子,要么自责,认为自己是失败的父母,竭尽全力去劝说,甚至采取打骂的手段来强迫孩子改变。

孩子的天性是可爱的,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孩子为什么会“犯混”呢?因为不良的情绪会掩盖良好的天性,当他们感到悲伤、惊恐、孤独等不良情绪影响的时候,他们不会对人抱有信任、合作和积极

资讯类客户的心理

的态度,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伤害了

壹心理资讯

,他的行为如果让人感到可气、厌恶,这不是说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不好,而是表明孩子在寻求帮助,他在需要被成年人倾听和理解,并不意味着做爸妈的严重失败,我们没有必要自责。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恢复他们可爱、随和与好学的天性。当孩子宣泄出去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会变得非常自信、热情和有礼貌。倾听孩子的发泄

天天,7岁,最近开始上小学了,不是十分适应小学的环

福安心理资讯多少钱

境,每天早上他上学前都会变得有些烦躁不安,母亲为他挑选第一件上学穿的衣服,天天开始发脾气,母亲又选了第二件,他还是无理取闹,母亲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呢?有的人会选择训斥,强迫孩子穿上衣服赶快上学,但是当你选择训斥这种方法的时候,你就选择了一场亲子之间的“战争”,这个早晨将非常痛苦。我们的父母应该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我们要允许孩子发脾气,给他宣泄情绪的机会,他会大闹撒泼,会和看不见的对手搏斗,这是因为他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感受到屈辱(成年人应该可以懂得这种感受),让他去宣泄,这个过程只有5-15分钟,成年人一边倾听,一边保证孩子的安全,这就足够了。一会儿,孩子发脾气

上海有几家心理学资讯中心

的过程就会过去,他会笑起来,与倾听自己的爸妈亲昵一番,这是个多么奇妙的转变啊,你会在随后的时间里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耐性方面有了很大的增强。

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更让成年人感到沮丧和尴尬,在玩具商店、麦当劳、游乐场这些地方,孩子往往因为没有达到满足而失去理智发脾气,成年人会感到很羞愧,有的年轻爸妈红着脸一起教训孩子,或者一个在教训,另一个非常尴尬地站到一边。我们其实担心的是被别人认为自己做父母很失败,被他人轻视。比较恰当的方法是设法把正在撒泼的孩子带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便你能控制局面,没有必要顾忌旁观者,他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会理解你的窘境。学会宣泄,孩子会更坚韧

允许孩子顺其自然地发脾气,会不会纵容孩子任性呢?不会的。成年人需要调整自己内心固有的看法,爸妈们(不一定是夫妇)可以建立互相倾听的关系,几个成年人,都有子女,特别是有年龄相近的孩子,约定好时间,避开孩子,专注讨论有关育子方面的话题,每个人谈谈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做得不好,大家利用这个机会来分享一下各自家的小犟驴带给自己的种种感受。比如可以重新温习一下当初我们丧失耐心而发怒的场景,我们为什么发怒,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得更加理智,更加耐心地去倾听孩子。所以,倾听孩子发脾气,不会娇纵孩子,而会让成年人大大增长亲子沟通的能力。

“可怕的2岁”,“万人嫌的7岁”……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苦恼需要宣泄。有爸妈倾听的孩子在青春期后会非常自信,不会因为受到挫折而绝望,因为他们在童年里学会合理的宣泄不良情绪,拥有了韧性和自信心。他遇到困难依然会坚持,消除了紧张,他能够与人友好相处,当他烦躁时,有人耐心地倾听,而不仅仅是教训,因此他也就学会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帮助和同情他人,因为我们正是这样对待他的。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jianya/xinli-97217.shtml

以上是关于亲子成长-心理透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亲子成长-心理透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9106.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