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放松-“神秘”催眠:放松紧张

  • 心理放松,睡眠,健康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2-25 05:4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放松-“神秘”催眠:放松紧张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放松-“神秘”催眠:放松紧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神秘”催眠:放松紧张

说起催眠,人人都会感到它很神秘,有的人更认为它是隐世医术,能治百病。本期记者将带大家一起来认识催眠治疗,并亲身体验被催眠的感觉。学习放松其实很简单走进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咨询室,记者立即被态度温和的治疗师邀请坐在一张宽大舒服的沙发椅上。我们开始交谈,记者跟治疗师说,总觉得自己很忙,精神比较紧张,所以很想学会如何能让自己放松减压。有了目

运动心理资讯

标以后,治疗师让记者轻轻闭上双目,治疗师开始温和地说,想象着自己认为最安静的画面,然后慢慢地深呼吸几下。记者答是一个宁静的小岛。治疗师接着说:“想象在这小岛上只有你一个人在漫步,四周很宁静,在一个地方坐下,呼吸,放开紧张的眉头、放松眼睛的肌肉———面部的肌肉———颈部肌肉。(治疗师还不断地鼓励记者把状态保持下去。)分开两只手,放松耸起的双肩,让它自然地垂下———放松背部靠在椅子上———

南工院心理资讯电话

放松大腿———放松小腿———放松脚板,感觉脚板紧贴着地面,椅子只承受着你的重量。其实学习放松就是这么简单,不是吗?放松是这么舒服的,你完全可以做到。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两三分钟,慢慢地小岛渐渐远去,我又回到现在。”睁开双眼后,记者明显感到自己是在按他的话来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感觉,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据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罗伟森心理治疗师说,催眠治疗就是要营造一个催眠的气氛,使受催眠者在不觉察的情况下与潜意识接触的方式。它不但能使人改变心态,而且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对减轻压力、消除恐惧、消除情绪问题、缓解亚健康状态、早期失眠治疗、提高自信、激发潜能、增强注意力等都很有效,它能帮助人们

心理资讯书籍

在遭遇各种压力时得到释放,而且适合任何年龄人士。催眠:无处不在罗医师说,催眠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例如当你完全投入地读一本小说时,自己与小说里的情节、人物融在一起,当别人叫你或在你的身边走过时,你自己却全然不知;又如一个小童,正在着迷地看一部卡通片,妈妈叫吃饭都不知道;再如在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动作单一,目标单一向前开,周围景物也很单调,容易使人放松警惕像着了迷一样,容易发生汽车连环相撞事故,所以路边不时会有新的路标指示作为对司机的提醒。如此种种的现象都是人们的意识变更状态,是我们不在意的催眠,可以说有人类就有催眠,而催眠又无处不在。治疗得当效果大周小姐最近总是失眠,一躺下就会胡思乱想,失眠次数多了,周小姐认为自己患上失眠,所以对睡眠有恐惧感。通过2次的催眠治疗,症状已明显改善。原来治疗师是通过催眠唤醒周小姐从前的睡眠状态,问:5年前你是怎样睡的?10年前?小孩时期?婴儿时期?现在成年了又是怎样睡?周小姐不断在回答“想睡就睡,很自然的”;然后又说出因为工作压力大总是胡思乱想等原因;如此不断地在过去、现在循环

心理测量者动漫资讯

,让病人接受睡眠其实很简单,想睡就睡的规律,如此不用吃药就可治愈早期失眠。认识催眠,首先要了解意识和潜意识,用最简单的表达就是,意识就是我们自己能够觉察得到的,如听、写、看、交谈等;潜意识就是人们自己觉察不到的,如自己的言行举止,成长经历、学习经历、生活经历等,全部都在我们的记忆里,也就是我们储藏在“心灵”里的巨大资源。催眠就是要营造很放松的气氛,以与内在资源接触的方式,唤醒过去的记忆,激发新的学习状态,接受新的启发。在给予催眠治疗时,最基本的模式就是首先与受催眠者一步一步地

静心心理咨询直播资讯

深入交谈,同时设立一个目标;第二,联想一个与目标有关的日景象轻松的景象,放松全身;第三,导入催眠;第四,激发、唤醒新的学习状态;第五,因势利导,结合现状与过支的学习状态连接;第六,催眠唤醒,催眠后暗示。由于催眠的每个学派的操作都不一样,留意观察病人神态,可以灵活变动治疗方案。所以催眠并非人们所说的如此“神秘”,人人都可以用。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jianya/xinli-95321.s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放松-“神秘”催眠:放松紧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放松-“神秘”催眠:放松紧张;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9715.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