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生应试心理如何调节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考生应试心理如何调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考生应试心理如何调节
12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再次进入全面系统复习阶段,此时,广大考生尤其要注意心理调适,因为你的心态如何将直接影响复习迎考效率和临场发挥。下面具体谈谈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一、调控情绪
高三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是尽全力拼的阶段,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要在这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能力的选拔性考试中取胜,唯有全面提高素质。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注重自我心理调节,以踏实准备这个不变,来应付高考复杂的多变,以良好的情绪投入下阶段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似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我们需要积极、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
有人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更能干。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懒。
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
二、适度焦虑 激发动机
有些同学因前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担忧,怕看到家长失望的目光,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虽然天天挑灯夜战到深夜,但效率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常做恶梦,第二天头脑昏沉沉的。看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已使这些同学的情绪处于过分焦虑状态。
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是沉
三、增强自信,克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
“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其由来是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在利亚长跑健将,从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
其实“克拉无现象”并不奇怪。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容易怯场。如:一进考场便心跳加快,头脑晕乎乎的,面对试卷,脑海中一片空白,一走出考场,又感到题题会解,但一切已追悔莫及。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jianya/xinli-95119.s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考生应试心理如何调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考生应试心理如何调节;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