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学-你为何总为友情而烦恼

  • 心理学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4-16 06:1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学-你为何总为友情而烦恼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你为何总为友情而烦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你为何总为友情而烦恼

以前看过《苹果呀,为什么你不是橙子?》我以为许多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与人产生

做职场的心理奴隶

摩擦,容易看不惯别人并为此生气的人,其思想的逻辑基础都与上述题目的脉络相一致。这些人总爱以自己的思想背景来假设、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怎么样,一旦他们的期望落了空,他们就受不了,就开始生气了。比如你认为“在交友上,我认为谁对我好我就会倾心待谁,而且也迫切希望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对我。当发现别人把我当一般朋友看待时,我就认为自己的付出被辜负了,心理上就特别不平衡。只要我对谁好,谁就应该对我好”,这便是你幼稚的交友观。

以为自己的某一种期望和行为,就一定能引发所期望的结果,而不管周围的环境、你自身的魅力、对方的性格等因素如何。打个比方,假如我们打开一个电灯开关,电灯可能会亮,但也可能不亮。当电灯泡坏了、开关不灵了、线路中断了或电厂出故障了,不管你怎样正确无误地打开一个电灯开关,灯也是不会亮的。也就是说,决定灯亮不亮,

职场心理师电影推荐

并不取决于打开开关这个单一因素。然而幼稚的人却坚信,自己一拉开关,灯就一定会亮。

你的“好心愿”没有得到“好回报”,也如上述开灯的道理一样,可能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如对方并不真正地尊重和佩服你,对方的人格或人品有缺陷,对方对你不感兴趣,你有缺点令其不能接受,对方

职场上的心理学书籍

对你的相助并不看重……等等。这正如你爱某人但对方不一定会爱你一样。

友谊观切不可太狭隘。一对朋友,不管双方的关系多么亲密,但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应各有各的追

心理咨询师职场关系

求、爱好、朋友、生活方式。友谊构成了两人独特的交往与生活空间,但却绝不意味着“两个人就是世界”,否则这种苛求于对方的、对对方形成过度依赖、不利于双方身心发展的友谊期待,必将在现实中屡屡受挫,反而极易葬送彼此之间的友情。

友情是一种内在的使人充实快乐乃至迷醉的力量,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美好体验。然而,友情可贵但不可过度依恋,特别是不能形成对某一个朋友的过度依恋,否则将不利于开拓和驾驭自己的人生,局限于狭小的人际交往空间,

北京职场心理咨询热线

丧失了人格独立性。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84604.s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你为何总为友情而烦恼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你为何总为友情而烦恼;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22264.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