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幼儿园-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

  • 幼儿园,亲子成长,幼儿心理,幼儿园教师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4-28 07:5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幼儿园-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幼儿园-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

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作为教师要全面关心幼儿的成长,满足幼儿生理和上的需要,促进幼儿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虐待”的问题。

所谓“虐待”又称“心灵施暴”,是指那种

不同职场的人的心理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性的发生的导致影

如何远离职场心理

响儿童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

镜头一:游戏时,由幼儿报告:“老师,XXX打人!”老师不问青红皂白:“你又打人了,走!到小班去,我们大班不要你了!你看你做过什么好事情!”教师死命的拖着一个孩子往外走。

镜头二:午睡时,XXX小朋友还没睡着。“XXX,怎么又是你,从开学到现在你就没睡着过!”“又动了,怎么你就不能安安分分的躺在床上,老是这样动来动去,难道你有多动症?!”

镜头三:下课后,由于某小朋友在课堂上乱插嘴。“你现在讲吧,给你时间讲!”“不说话了?哑巴了?以后其他小朋友都不要睬他,让他一个人讲好了。”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对孩子造成了“虐待”。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体罚还要严重。许多研究表明:受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虐待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 虐待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表现。

1、故意疏远、冷落孩子。疏远冷落是指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太听话的幼儿或其家长比较爱提意见的幼儿,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以致造成对幼儿伤害的现象。在我实习时的那个幼儿园,有个家长,孩子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教师提意见。教师被家长提意见提得怕了,“我惹不起还躲得起”,索性对孩子听之任之、不理不睬。使原本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变得敏感和胆小了,总是用一种犹疑的目光盯着教师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2、威胁恐吓孩子。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幼儿,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恐吓,“你再不听话,这次春游你就别想去了!”有的教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亮相或罚睡,另一个班的教师也就很配合的进行现场教育:“看见没有,以后你们不听话,也把你们送到其他班去。”吓得孩子们大气不敢出。久而久之,会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压抑其创造性。我以前实习的班级里就有“小班恐惧症”,虽然教师把他们管住了,但对孩子的会造成负面影响。

3、武断夸大、爱算旧帐。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状况时,往往运用头脑中已有的模式去武断评判,可谓“对人不对事”。又如镜头二,教师明显夸大,从开学到现在孩子怎么会一天都没睡着过呢。“这次你又打人了,上次你踢小朋友的事还没解决

职场女性的心理活动包括

呢!……”

职场心理学论文万能模板

这种话在幼儿园也时常听到。这些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4、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老师我想帮你做事。”孩子兴高采烈的说。“你?不行!”孩子黯然低头离去。“学了这么久,你还不会?这是榆木脑袋!”诸如此类的语言在幼儿园中也屡见不鲜,这些也会极大的挫伤孩

职场心理建设的好处

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其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80307.shtml

以上是关于幼儿园-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幼儿园-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22871.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