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实名:自我与本我的冲突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微博实名:自我与本我的冲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微博实名:自我与本我的冲突
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网站上线微博实名验证系统,并与公安部门的身份证系统对接。3月16日开始,四大门户网站微博将采用前台自愿(昵称可自选)、后台实名的方式实行微博实名制。3月16日后,所有未实名认证的用户将只能浏览,不能发送、转发微博。而即使只能浏览,微博用户也要在3个月内登录一次账号。
有人说实名制会造成隐私泄露,还有人说匿名制导致了谣言泛滥,个人的信息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两者都需要,微博实名制为何会引起众人热议?网络中的隐秘角色与现实生活的社会身份存在着那些冲突?我们的自我与本我又是在怎样争斗?
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微博实名制后“角色冲突”一定程度上会变小。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是当一个人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时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例如“丈夫”和“儿子”就是两种可能冲突不断的角色。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同时拥有很多个角色,毫无疑问,由于网络的出现,我们又多了一个或多个“虚拟角色”。
用户在匿名状态下构建虚拟角色的动机大致可分
实名制缩小了虚拟和现实的距离,故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角色冲突。这就意味着,现实中内向、沉默的人实名制后也许不再会热衷于构建网上热情、健谈的“另一个自己”了。微博之所有受到追捧,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其匿名的优势,让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暴露出来,毫无压力地扮演任何角色。而实名制或多或少会让用户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实名制还将带来
心理学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让实验者电击一个实验对象,结果发现戴着面具的实验者会用更大的马力进行电击,而不戴面具的实验者会碍于自己的“身份”而用很小的马力或者不去电击。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不可置否。
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实名制网络下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将会更加趋向于现实生活水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高自我暴露水平正是网络空间人际互动的主要特征,沟通的双方通过自我暴露既能获得社会支持,也能向对方提供社会支持;而这种彼此间获得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相互的信任。
因此,从一方面来讲,实名制带来的“真实姓名”就是一种自我暴露;从另一方面来讲,实名制后用户将更少暴露其个人性格、缺点、真实情绪等信息,也就是这些方面的自我暴露水平低于匿名空间下;故两方面综合来看,实名制后用户在微博上获得社会支持、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news/xinlikuaixun/xinli-64147.shtml
以上是关于微博实名:自我与本我的冲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微博实名:自我与本我的冲突;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ix/1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