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

  •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原文,
  • 社会心理学-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2-18 01:57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标

大数据社会心理学

签:标题]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

:王建民

台湾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标签理论认为,弱势群体的缺陷往往不是他们所固

日本大学本科社会心理学

有的,而是垄断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强势群体所定义的结果,即一种"标签化"过程。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社会舆论对"富二代"、"官二代"的批评呈现出一种相反的逻辑,即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群体对强势者贴标签,或可称为"逆向标签化",其策略主要包括"特殊个案普遍化"和"具体事实想像化"两个方面。社会结构失衡和不平等是"逆向标签化"的社会根源,而互联网则为这种话语建构提供了信息传播渠道。"逆向标签化"表明,社会心态越来越以"怨恨式批评"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释放了一种"想像的征服"心理。重塑社会心态应该成为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而这需要以一系列利益均衡机制的建设为前提。

社会心理学派强调

键字:标签理论; 逆向标签化; 社会心态; 怨恨; 想像的

社会心理学第八版简介

征服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

原文出处: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xscg/zxwz/201303/t20130305_1983764.shtml

以上是关于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 “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sheh/9408.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