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眼- 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后“心理台风眼”效应两变式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台风眼- 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后“心理台风眼”效应两变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 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后“心理台风眼”效应两变式
继“心理台风眼”(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现象的研究成果发表于PLoS ONE期刊后,时隔1年,PLoS ONE再次发表了张侃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KKCX1-YW-05)的研究成果。项目组1年来的追踪研究发现:“心理台风眼”现象的效应在汶川地震1年之后仍然强劲;“心理免疫”(psychological immunization)理论无法对“心理台风眼”
在汶川地震发生1个月后的调查中,项目组发现,随着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随之降低,即,非灾区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居民。项目组假“台风眼”这一气象名词,形象地将其研究发现冠名为“心理台风眼”效应(“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即,越接近高风险地点,心理越平静。
在汶川地震发生4个月(2008年9月至10月)和11个月(2009年4月至5月)后,项目组又对灾区(四川、甘肃)的4178名居民和非灾区(北京
除此之外,项目组成员还发现“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两个变式:与财产遭受损失的受灾人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居民对健康和安
项目组成员在初次研究中曾提出了“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两种可能解释:心理免疫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在跟踪研究中,项目组检验了心理免疫理论,发现其并不能对“心理台风眼”效应做出合理解释。
汶川地震向世人提出了“人们面临不确定时如何对抗风险”这一问题。令人惊讶的是,调查研究表明拥有最强抵抗力的人正是那些居住在重灾区的居民们,或是那些至亲遭受损失的人们。“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发现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
原文出处: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xscg/ztyj/shxlx/201004/t20100421_1980988.shtml
以上是关于台风眼- 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后“心理台风眼”效应两变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台风眼- 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后“心理台风眼”效应两变式;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sheh/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