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欺骗是如何发生的

  • 欺骗,是,如何,发,生的,原文,标题,欺骗,是,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3-20 02:09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欺骗是如何发生的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欺骗是如何发生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欺骗是如何发生的

欺骗这一现象,游荡在各种非法推销、谣言传说,甚至是刑侦取证、现场目击证词等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有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现在就来看看上当受骗的过程和它的机理。

20年前,在日本曾经流行过一种游戏,玩法是先让你连续说10遍“大吊灯”,然后问你吃毒苹果的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许多人会说是“灰姑娘”(译注:大吊灯与灰姑娘的日语发音相近)。但事实上,吃毒苹果故事的主人公是白雪公主。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游戏。比如,问“三点水加一个来念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涞”;再接着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呢”,这时,许多人就会落入圈套,本能地说&ldq

日本职场人的心理

uo;去”(法)。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语言游戏就能让我们的头脑迷糊呢?这种容易受骗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事前激活”。比如,连续说某个单词,这个行为过程就会使人联想到与其意义相近或发音相近的其他词汇。也就是说,先前处理过

初入职场心理期

的信息后来具有继续影响其他信息处理的效应。在以前流行的语言游戏中就是这种效应在起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们并不会在意这些游戏,但比这严重得多的欺骗行为却正在泛滥。这些欺骗行为有时会使你损失钱财,甚至会改变你的一生。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人们陷入种种欺骗行为时的心理状况。

为什么奸商能从简单的“对不起,请问……”开始下手呢?

职场不适应壹心理

您好!用很少时间,能不能征询一下您的意见……”像这样发生在电话或路边的问候式征询的请求并不少见。但征询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你回答了询问之后,还会有更进一步非常麻烦的请求在等着你。

有些商人上门推销使用的就是Foot in the Door Technique(上门推销技巧,又称“得寸进尺法”),它先是利用一般人容易接受“小小的请求”的心理,然后再步步紧逼,直至对方最终接受更麻烦的请求。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通过实验明确了这

心理测试职场心机

种方法的心理效应。

首先,研究小组以消费生活调查员的名义,以家庭主妇为对象打电话。接受的主妇分成两组,各36人。对第1组开门见山,说将有五六名调查员请求到家里调查您的家具情况,这当然是件很扰人的事情了,结果只有22%的主妇同意接受调查。对第2组先是小请求,比如随便征询一点对家庭用品的意见,3天后,再给这些主妇打电话,同样说有几名调查员要去的事,结果大约有53%的主妇同意接受调查,概率相差两倍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作用呢?

疫情职场心理培训

广义上说,就是前面提到的事前激活效应。先用一个小的请求,让人容易接受并产生信任,接着再提出麻烦的请求,也就是常说的得寸进尺。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108487.shtml

以上是关于欺骗是如何发生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欺骗是如何发生的;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0914.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