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女性-被社会物化了的幸福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物化女性-被社会物化了的幸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被社会物化了的幸福
一个被物质化了的社会,似乎
真要感谢这些研究者,这么准确地研究出了一种感觉的物化表述,以后人们说起幸福或者文人们描绘幸福的时候都可案可据了。按照这个研究思路,或者将这个思路进一步细化,10万美金应该是婚姻幸福的最高感觉,那么8万美金就是良好的幸福,5万美金只能是一般般的幸福,4万美金或以下,那
或曰:有划分幸福的依据或者说标准有什么不好。我说,这不是什么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想借举世闻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幸福论来说。他的基本认识是: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按照他的说法,痛苦是真实的、存在的,也是积极的,幸福反而是消极的,并无实体存在。那么我们可以想像的是,没有痛苦的时候,那种消极的感受就是幸福。因此,幸福也就是一种状态,而非物质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人生努力的方向就应该是尽量避免痛苦,而不是追求幸福,因为压根儿不存在幸福那玩意儿,能避免痛苦,幸福自然来了。叔本华的观点有诡辩的成分,但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至少,他不赞成将幸福物化。伊壁鸠鲁也这样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将一种感觉物化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又有一则关于“
如果将“幸福”和“心碎”两相作一比较,还是可以看出不少区别的,我不赞同将幸福物化,但如果将“心碎”物化成一种病症,并且可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zhiyeguihua/xinli-81260.shtml
以上是关于物化女性-被社会物化了的幸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物化女性-被社会物化了的幸福;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1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