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学-同事偷懒说还是不说?

  • 心理学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3-14 04:4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学-同事偷懒说还是不说?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同事偷懒说还是不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同事偷懒说还是不说?

某位同事

壹心理职场攻略

老是前后不一,主管不在就打诨摸鱼,主管来了就正襟危坐。情况已经严重到让人觉得不舒服,我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当“告密者”吗?很多人每天上班忙忙碌碌,赴汤蹈火、精疲力尽,一切都是为了公司。一旦遇到共事的伙伴每天迟到早退,上班聊天闲谈,强烈对比之下,便让人想当个正义使者,一举告上主管。然而对普遍上班族来说,在主动向主管报告之前的自我检视是很重要的。看看别人想想自己随着整个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每个人在企业组织中经常只扮演一个小螺丝钉的角色,你负责的可能只是公司的一小块业务,所看到与了解的也就不会是整个公司运作的全貌。因此,当你发现有些同事的工作态度或上班纪律令人无法接受时,首先应该仔细看看你们的工作属性是否有所差异,其次则是仔细检视自己的表现。有时候人们并不了解别人的工作状况与内容,甚至是别人被评估的指标。尤其当责任制的工作形态日渐盛行的同时,如果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做出判断,反而会引起主管更加仔细检视你的工作目标与表现。如果你平日表现不是特别突出,如此只是加深你在主管心目中的负面印象,认为你应该先管好自己再纠正别人。因此,在你决定要向主管报告同事偷懒摸鱼的现象之前,仔细了解他人的工作属性与评估方式,以及回头检视自己的

职场心理学研究生工资工作

工作目标与表现非常重要,如此也能让自己的报告更站得住脚。小心谨慎保护自己如果你对组织中每个人不同的工

职场心理 讲座

作属性与评估方式已经做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

职场青年的心理

检视过自己的表现符合工作目标,同事的工作态度实际上也真的影响团队绩效或团队成员的工作情绪,那么适时向主管反映并无不可。为了在表达建议的同时也能保护自己,建议先从自己最近的工作状况开始谈起,也可以与主管谈谈办公室的工作准则、公司文化或个人的工作态度等,以检视你和主管以及公司的认知是否相同。这样的沟通可以帮助你更进一步理清你的情绪究竟是来自于个人偏见,还是他人的工作态度真的有问题。另一方面,当你做完自我检视,同事打诨摸鱼的事迹已经“罪证确凿”,也可以先试着以幽默或开玩笑的方式,在非正式但主管在场的场合中,适时点出同事的行为。一般而言,敏感的主管会注意到下属的情绪表达,甚至进一步多方面主动了解该位同事的工作态度与表现。如果无法找出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场合,需要以较正式的方式来传达意见,建议不妨真诚说出这件事对你的困扰,以及希望团队能顺利运作的前提,同时举一些例子或其他人的意见,请主管帮忙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形下,相信主管会很感激你告诉他这件事,也有义务改善办公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快乐工作。确立目标激励员工对企业而言,员工因为不了解彼此的工作属性而影响工作绩效,也不是一件好事。除了在公司制度上必须明确建立基本工作准则,像是上下班、中午休息时间等,更重要的是透过组织内部畅通的沟通管道,使任何策略的成形、改变以及交付执行,即时让负责的员工知道,让每一个人清楚知道自己的责任与角色,也知道自己对公司的贡献。如此一来,不但能

内江职场心理学培训内容

增进员工对于不同部门、不同团队、不同工作形态的了解,也借这种无形的激励增加员工的向心力,进而能够自我要求工作表现,该不该打小报告的困扰也就消失于无形。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96053.s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同事偷懒说还是不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同事偷懒说还是不说?;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20607.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