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职场交往-职场人际:职场交流秘诀必知

  • 职场交往,心理学
  • 职场心理-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4-04-16 08:5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职场交往-职场人际:职场交流秘诀必知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职场交往-职场人际:职场交流秘诀必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职场人际:职场交流秘诀必知

职场交流有着很深的学问,将这门艺术提高到较高的境界,你才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职场交流的要点都有哪些呢?来看看心理沟通的一些原则:

和人打招呼时不要立刻微笑。

慢慢地、轻

在职场上的心理解压案例

轻地微笑,让对方感到这是他们独享的待遇,不要让别人认为你在遇见每个人时都会自动微笑。

让别人有机会表达自己。

专心聆听有趣的谈话并努力理解这些谈话。如果你没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案,就不要问那么多问题,或者随便苟同别人所说的任何话。否则会让你显得极不真诚。

观察一些社交性线索。

职业心理学高级讲师如是说:人们是否在避免跟你进行眼神交流,或者看起来非常无聊?如果的确如此,请检查一下,你是否在向人们传递积极的回应?说话不要太快

疫情下心理建设与职场动力

,不要只谈论你自己,或者用一些无聊的琐事轰炸你的听众。

职场性格测试卷 心理学

你的身体就像一块磁铁。

对于你所喜欢的人,你会把身体挪向他,而对于不喜欢的人,你会挪开身体。你可以将身体稍微斜向对方,但不必靠得太近。如果他人将身体靠近你,你也不要明显往后退。如果他们缓慢移开,那你就不要随之移动跟进。

谈话的语速和内容的多少要与他人保持一致。

尽量使用他人的语言会使沟通变得更加热烈。避免使用不自然的话语或手势。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但不要压抑真正的自我。

测试:你的职场交际手腕高明吗

平时关系不咸不淡的同事,工作时问你“今晚上有空吗?”虽然有空,但应该怎么回答?

1“嗯,有空。”

2“可能会有约会,什么事?”

3“说有空也有空,说没空也没空……”

4“要看情况啦。”

你的职场交际手腕可能不像你想象中的那

职场心理学专业介绍ppt

么好。

和同事的交往很重要,但最好不要太勉强

刚入职场的员工的心理

自己。自己不愿意的时候就适当推开,这才是平安度过公司生活的成人防身术。像1那样,都不问是什么事就回答“有空”,如果对方拜托你“代替我去陪部长接待客人”这种苦差事,就来不及拒绝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如何,像2那样回答才是成人的小心。如果是联谊这样的好事,就可以说“我调一下时间”,然后再告诉对方“我有空”。3的目的也一样,但似乎准备看情形定的企图太明显了。4虽然很诚实,但过后必须表明自己想不想去。在成人的交往中,清楚地表达自己意志的“yes or no”原则上是禁止的。

职场交往原则

第一,融入团队。

当你的团队确定某种工作目标并且全力以赴的时候,即使你不赞同或者不喜欢,也要做好分内工作,这样才能融入这个团队。没有人喜欢在一个团队里总有人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团队的努力目标一旦确立,就要努力工作,如有可能就多做一些,还要做得比预想的好。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热情有余行动不多。如此行为只能让你永远游离在这个团队之外,你也就永远也不会有团体归属感。

第二,敞开心扉。

敞开大门,既有敞开办公室大门的意思,也有敞开心理之门的含义。要让自己办公室的门开着,这样别人就容易接近你。开着门,就说明你希望团队里的成员进来跟你说话。

敞开办公室大门不过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向同事们敞开心扉,让人觉得你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愿意跟别人讨论他们的想法。要做一个很好的倾听着,要学会提问题。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固执己见。

第三,拒绝八卦。

背后议论人、传播小道消息抑或八卦新闻好像是人类的本性。这种情况的存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这样做会让人分享秘密——分享他人的秘密绝对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躲在楼道的某个角楼在那里叽叽喳喳。还有一个因素是信息灵,一旦两耳闭塞,很多人就会有一种心神不安的感觉。

办公室搞八卦是很有害处。八卦新闻一起,小集团就形成了。有人就会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受人伤害。其结果必然会造成相互之间不信任的环境。

别人跟你谈论他人的时候,要告诉他找当事人当面去谈或者向上级报告。记住,听别人散布八卦新闻就意味着你默认八卦者的意见——不论你是否表达了这个意思。

原文出处:http://daxinli.com/zhichang/renjiguanxi/xinli-84592.shtml

以上是关于职场交往-职场人际:职场交流秘诀必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职场交往-职场人际:职场交流秘诀必知;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zhic/22276.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