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学-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

  • 心理学
  • 犯罪心理学-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2-20 02:54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学-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

 [摘 要] 由于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的

犯罪心理学大学生包包推荐

特殊性,其犯罪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其负面影响也已引起了司法部门和社会各部门的注意。文章主要从女大学生的犯罪心理着手,以此探寻防预防女大学生犯罪的有效

犯罪心理学发展研究趋势

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遏制和减少女大学生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 女大学生,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论文隐身人

对策  近年来,不时有在校女大学生犯罪的报道。虽然,女生只占犯罪大学生的极少数,但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小看。研究其犯罪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矫正工作,对于降低女大学生犯罪率,不无益处。  一、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种种  犯罪心理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

犯罪心理学小说宋生生

或过失的特殊心理状态。从近几年所报道的女大学生犯罪情况来看,女大学生犯罪多是出于故意。既有因贪图享受而去盗窃或坐台的,也有因感情受挫而无法承受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还有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心理失衡而触犯法律的。  (一)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心理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改变和错位,她们高消费心理突出,把穿名牌服装,买高档商品看成一种时髦。有的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对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女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女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据调查显示,在校女大学生犯罪,从事卖淫和盗窃的占到了70%,主要原因就是虚荣心过强,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喜欢攀比,贪图享乐造成的。

  (二)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焕发着青春朝气的大学时代,青年期性机能的成熟与性意识的觉醒,引起了女大学生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如今随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恋爱问题已渗透到她们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方面。然而,由于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并未完全成熟,她们心理波动大,易冲动,加上她们社会阅历浅,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她们就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这类犯罪在女大学生犯罪中占有相当比例。  1、恋爱受挫能力差。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如江西某大学的王某因与男友黄某某发生矛盾,认为以后两人不可能生活在一起,遂产生先毒死男友,然后自杀的念头,并付诸行动。  2、性心理不健康,缺乏性责任和性道德。大学期间,女大学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开始对性充满了好

犯罪心理学李玫瑾书籍

奇和渴望。部分女大学生轻率偷尝禁果,结果付出了身心健康、学业、名誉的惨重代价。如南京某学院学生程某恋爱后,偷尝禁果、未婚先孕,后遭男友抛弃。为了筹集打胎的钱,在现任男友的怂恿下,她铤而走险,以约会网友为名实施抢劫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

原文出处:https://china.findlaw.cn/bianhu/fanzui/fzxlx/89183.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fanz/9522.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