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犯罪心理学-古代犯罪心理学:没有证据创造证据

  • 犯罪心理学,心理学,芦苇
  • 犯罪心理学-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2-22 01:09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犯罪心理学-古代犯罪心理学:没有证据创造证据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犯罪心理学-古代犯罪心理学:没有证据创造证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代犯罪心理学:没有证据创造证据

  唐代名臣狄仁杰近年来很火,被电视剧、电影盯着不放。正史上的狄仁杰以治理国家留名,之所以被塑造成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完全得益于《狄公案》这样的小说。其实,中国古代的断案奇才们真是太多了,这些文官们读的是四书五经,参加的是科举考试,没有受过任何刑侦教育,却人人都是狄仁杰。

  有一个案例相信很多人都觉得眼熟:某人被杀,找不到凶手,审案的官员抓来死者的妻子或不相关的人,放走时派人跟踪,见有人上前询问案情便抓起来,必是凶手无疑。这个案例在很多公案小说里出

犯罪心理学害人心

现过,但始作俑者是谁?

  以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人是陆云,西晋文学家。《晋书》载:他做浚仪县令时,一人被杀,找不出凶手,陆云就把死者的妻子抓进县衙扣了十多天才放出去,然后派人秘密跟踪,说:“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果然将奸夫淫妇一并抓获。人问

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其故,说:“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

  此后,唐代的李杰、宋代的元绛、庄遵有过相同的案例,唐代的蒋恒、张松寿有过相似的案例(他俩是把不相干的人抓起来)。后世官员们肯定都读过《晋书》,但还真不能说他们就是学陆云。

  现代刑侦有专门的

著名儿童犯罪心理学专家

犯罪心理学,古代的官员们自然没学过,但运用得却相当熟练。比如下面的几个故事。

  北宋陈襄任蒲城县令时,发生盗窃案,抓住几个嫌疑人,谁都不承认。陈襄说某寺里有座钟能辨别盗贼,没有

犯罪心理学下载txt

偷东西的人摸它不会发出响声,而偷了东西的人摸它就会发出响声。陈襄亲自率县衙的官员对钟祈祷。祭祀完

记者犯罪心理学

毕,用帷幕将钟遮好,暗中派人在钟上涂墨。过了很久,让疑犯们逐个去摸钟,摸完再把他们集中查验,只有一人手上没有墨,正是此人。

  与之相似,南宋刘宰作泰兴县令时,有一富户丢失了金钗,在场只有两个女仆,于是将她们送到官府,二人都喊冤枉。刘宰令两人各拿一根芦苇,说没偷金钗的明天芦苇还是这样子,偷金钗的明天芦苇将长长二寸。可想而知,第二天,偷金钗的那个人的芦苇被去掉二寸。

原文出处:https://china.findlaw.cn/bianhu/fanzui/fzxlx/9186.html

以上是关于犯罪心理学-古代犯罪心理学:没有证据创造证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犯罪心理学-古代犯罪心理学:没有证据创造证据;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fanz/9595.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