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大学生-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与动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健康
  • 犯罪心理学-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2-20 01:00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大学生-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与动因分析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大学生-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与动因分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与动因分析

  近一段时期,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天津一大学生因考试多门功课不及格,将亲生父亲、奶奶杀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一研究生因恋爱不成,将其女友杀死(此案已经开庭);北京某高校男生闯入女生宿合,企图绑架2名

犯罪心理学实验室

女生,索要财物……犯罪频率之多,手段之惨忍,令人震惊。

  从这几起大学生严重违法犯罪的过程分析,都与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大学生犯罪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

变态犯罪心理学

难看出大学生作为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其心理频频出现问题是诱发大学生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最近几次对

犯罪心理学入门地垫推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约为16%,心理不健康的或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有的调查为50%

犯罪心理学专业高校排名

)。从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其犯罪主要有以下心理问题与动因。

  首先是当前大学生心理断乳期延长,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导致其言行失范,诱发出轨行为。

  当前,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的成龙成凤,专业读好书,采取过分的保护和关心,自愿地把孩子的生活中所有的琐事都承包下来,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过分的溺爱易造成孩子的&ldqu

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调音师

o;自我中心意识”,认为别人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有权利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而无需尽义务。日常生活中不能如常人那样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动时不考虑后果,导致孩子的心理断乳期的延长。即生理成熟了,认知能力和心理却未成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他们认为自己的需要应该及时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往往采取自认为应该采取的行动来达到目标,不考虑是否会伤害别人、会出现什么后果,从而引发自身的犯罪行为,如清华学生刘海洋用硫酸烧熊就是由于这个因素引发的。

  其次是对独生子女的不当教育造成孩子不健康的性格和心理

  由于对独生子女的不当教育而造成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已成为家长、老师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独生子女从小就享受着家人的小皇帝、小公主般的溺爱,缺乏集体合作环境。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而这种习性则成为诱发独生子女心理疾病的病灶,导致他们产生性格孤僻、承挫力差、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和暴力倾向及行为。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中约30%有适应能力障碍,这一病灶是一颗定时炸弹,在大学时期,稍遇挫折就会爆炸,引发暴力的过激举动与犯罪行为。

原文出处:https://china.findlaw.cn/bianhu/fanzui/fzxlx/89263.html

以上是关于大学生-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与动因分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大学生-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与动因分析;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fanz/9492.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