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违法犯罪的心理形成原因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违法犯罪的心理形成原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违法犯罪的心理形成原因
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是指影响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外在及内在影响因素。
1、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视为是“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的反映,这块昔日烫手的“山芋”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头戏”,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据调查,女大学生盗窃,除了少数是因为经济窘迫所致外,绝大多数是因为虚荣心过强,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喜欢攀比,贪图享乐造成的。再如当前社会上日益增多的大学生“陪聊”、傍款和卖淫等现象,都说明了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
2、享乐欲望强烈。现在不少高校周围的餐馆、游戏厅、网吧几乎被学生占满,而教室里往往空空荡荡,不少大学生更愿把精力投入玩乐而不是学习上;另外,有的学生高消费心理突出,把穿名牌服装,买高档商品(如手机等)看成一种时髦。诚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物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们的满足和幸福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钱和物质。然而由于大学生几乎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只能靠父
3、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据报道在我国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有16%至25.4%的有心理障碍,尤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
4、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及产生挫折感。大多数犯罪大学生情绪不稳定,自控性差,行为冲动性明显,好感情用事,易产生挫折感。他的犯罪行为带有非常明显的非罪恶倾向。此外,由于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一出生就受到全家人的关爱,生活上可谓无微不至,“全家人围着一人转”极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对于社会中的竞争、困难、挫折等往往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一旦受到挫折则缺少正确的判断和认识,造成心理的扭曲而走上歧途。
原文出处:https://china.findlaw.cn/bianhu/fanzui/fzxlx/89179.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违法犯罪的心理形成原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违法犯罪的心理形成原因;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fanz/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