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心理

  • 犯罪中止,心理学
  • 犯罪心理学-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2-21 01:09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心理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心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犯罪心理学by长洱剧透

原文标题:

&

犯罪心理学 贫穷

lt;/script>

犯罪中止是指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客观上能将犯罪行为进行下去,由于主体的犯罪意志动摇,犯罪动机发生改变,自动中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使犯罪客观上处于未遂状态的行为。主体中止犯罪行为,是由于在主体心理结构中,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的情境因素作用下呈活跃状态,反对作案的动机战胜了犯罪动机,使原有的犯罪意志动摇,自动放弃犯罪目的的结果。促使主体犯罪动机转化的心理因素主要有:(1)恐惧心理。因担心犯罪行为败露,受到刑罚惩罚的恐惧心理而产生的自我心

犯罪心理学英

理强制;(2)真诚悔悟。因道德感、理智感的复苏而产生罪责感、羞耻感,良心受到谴责而真诚悔悟;(3)怜悯之心。因被害人

犯罪心理学专家同人文

或他人的忠告、求饶、义正辞严地谴责等良性刺激,使主体产生对被害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罪责感等;(4)犯罪现场其他情境因素的刺激。如看到犯罪的可怕景象而胆怯、手软等使犯罪意志动摇。中止犯罪比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原文出处:https://china.findlaw.cn/bianhu/fanzui/fzxlx/17289.html

以上是关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心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心理;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fanz/9546.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