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心理学-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 心理学,道德,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发展
  • 社会心理学-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3-02-18 02:18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心理学-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沈汪兵 刘昌

:《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5期

社会心理学答案第二章

: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是对道德知行脱离进行反思的产物, 反映了道德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四个理论来对道德伪善产生缘由进行了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阐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心得体会

。为了

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

避免道德伪善的消极效应与不良后果, 进一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来探讨了道德伪善的影响因素。考虑到现实生活中过分强调道德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观点

伪善的负面价值, 研究积极地审视了道德伪善在诱导认知失调、塑造和培养亲社会行为以及促进组织发展等领域的应用。未来研究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借鉴反应时和内隐测量技术来对道德伪善进行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 并对其应用性开展更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关键字:道德伪善; 认知失调理论; 道德判断; 双加工

:道德

社会心理学暗示的作用

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原文出处: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xscg/zxwz/201210/t20121008_1984360.s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sheh/9415.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