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健心理学知识网,分享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是您学习心理学的好助手。

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近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 教育心理学之父
  • 教育心理学-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 2022-11-25 21:54
  •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近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近代教育心理学之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点:1、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2、近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被称为“教育学之父”,也被称为“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同时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

3.心理学之父——冯特;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的第一所生理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成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4.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创立者,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

6.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的发表,标志着终身教育的概念化、体系化。

7.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20世纪初,为了解决中国人民“愚”,“穷”,“弱”,“私”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三大方式”进行改革的“平民教育”。

8.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1923年首次在中国创办幼儿教育学校——鼓楼幼稚园,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提出了“活教育”的思想。

9.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泰勒原理”,不仅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也是“现代课程之父”。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桑代克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习得的。他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小猫“迷箱”的动物实验基础上的。

学习理论试误说

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理。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作用。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传统教育中的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说认为,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智官能,具有较好的某种官能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能表现良好的功能。因此强调用严密组织、艰深难懂的古典学科训练学生的心智官能,以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整体发展,却忽视了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桑代克反对这种普遍的形式迁移,主张共同的要素迁移。他指出,学习迁移的发生决不是因为任何古典学科训练的结果,因为在一种情境中所成立的反应不能迁移到其他一切的情境中去。只有当两种机能有了相同的因素时,这一机能的变化才使另一机能也有变化。第二机能的变化在分量上等于与它的第一种机能所共有的元素的变化。比如掌握了加法可以增进乘法的演算,因为加法和乘法的部分元素是相同的。从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出发,桑代克反对形式学科,主张接近生活实际的实用学科。

二、近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0

 

爱德华·李·桑代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他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0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学习理论:尝试-错误说

(一)桑代克经典实验:饿猫开迷箱

桑代克做的最著名的实验是猫开笼取食的实验。他把一只饿猫关在迷笼中,笼外放着鱼、肉等食物,笼中有一个可以打开门闩的装置(一个连着门闩的踏板)。开始猫在笼中用爪子够食,失败后便乱咬、乱跑。后来偶然碰到了踏板,打开了笼门,吃到了食物。桑代克记录下猫逃出迷笼所花的时间,而后再把它放进笼中,进行下一轮尝试。如此重复进行多次,可以看到猫逃出笼外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直到最后,猫一进迷笼,就去直接动可以开门的踏板。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现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

 

0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通过尝试错误,在刺激情境(S)与反应(R)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迷笼实验中,猫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行为,在饥饿且受困的情境与按压开关的行为间形成了联结,从而学会了开箱取食。据此,他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理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所谓“善于学习的人,就是掌握更多联结的人”。

桑代克将动物实验结论推广到人身上,人类学习虽然较动物的学习更复杂,但其本质相同。他把学习定义为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

(二)观点

1.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而且这种联结是直接的,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准备律

在试误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

(2)练习律

在试误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弱。也就是说,对于已经形成的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的联结,正确的重复会增强这一联结。

(3)效果律

所谓效果律是指,在试误过程中,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学习者对某一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反应与这一特定的刺激之间的联结便会增强;若得到烦恼的结果,这种联结便会削弱。也就是说,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

(三)尝试——错误说的教育意义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虽然是从动物实验推导出来的,但对于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具体而言,对教育有以下指导意义:

1、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2、在识记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

(4)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

三、学习迁移理论:相同元素说

(一)实验支持:形状知觉实验

1901年,桑代克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图形的面积。在训练之前对他们进行了预测,让他们估计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使他们判断图形面积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接着,对被试进行充分的训练,训练所用的是90个10—100平方厘米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对被试进行这样两种测验:第一个测验是要求他们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的面积:第二个测验是要求被试判断27个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27个图形是预测中使用过的。

这个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训练,被试对矩形面积的判断的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的成绩没有提高。之所以成绩会提高,是因为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存在着相同的要素,两种图形存在相似性,所以对于平行四边形进行训练,会提高学生对于矩形面积判断的水平。形状知觉实验也为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观点

桑代克的相同元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相同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反应相似,迁移才会发生。

缺点:只看到学习情境的作用,忽视了主体因素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忽视了学习之间的干扰问题。

四、遗忘理论:衰退说

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桑代克在其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中的“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反应联接,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以致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作的解释。尽管许多心理学家对痕迹衰退说提出了种种怀疑,并设计了大量实验来否认痕迹消退说。但至今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中留下来的记忆痕迹可以永久保持而不会衰退,并且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观点也符合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一般规律,所以痕迹衰退仍然被认为是导致遗忘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关于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近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近代教育心理学之父;本文链接:http://www.znjk666.com/jy/9353.html。

  •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7 祝健心理学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